幼兒園應該綜合開發,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共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創設幼兒感興趣的、符合發展需要的室內運動區,打造一個幼兒自由選擇的運動區游戲,能讓幼兒通過與材料、伙伴、教師的相互作用而獲得各方面的經驗,實現自身發展。
一、調動環境資源,合理運用空間
1. 充分利用環境
環境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有隱性的教育作用。根據班級環境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設置室內運動區域,分別在課室內、走廊、墻面創設運動的區角和環境,讓幼兒的認知在與環境不斷的相互碰撞中獲得發展。
2. 合理使用場地
規劃一個區域,首先要注意這個區域空間上下左右整個氛圍的規劃。教師合理地規劃場地,明確某類游戲在某個范圍內進行,這樣既保障了幼兒活動的人身安全,又能同時間內容納多個活動內容和多個幼兒活動,以滿足幼兒參與性和探究性的需求。
3. 創設開放式活動區
幼兒以自主形式加入運動區活動,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運動區里所有投放的游戲材料是幼兒易于取放和隨手可用的,為幼兒在不固定的時間、開放的空間、自由地參與游戲打開方便之門,利于培養幼兒自主性、獨立性和主動性學習習慣的形成。
二、提供物質資源,豐富游戲材料
區域里的游戲材料承載著教育的功能,蘊含隱性的教育目標。教師有準備地在運動區里提供不同的游戲材料,經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探索和發現的體驗學習,并與材料之間產生互動而獲取不同的學習經驗,滿足不同水平發展的幼兒需求,從而達到自我建構,自主學習。
1. 從目標角度出發,準備材料
高結構材料。游戲材料具有明顯的學習目標或者單一地指向一個學習目標和玩法,幼兒沒有想象的空間,材料操作方法唯一而單調,知識性很強。
低結構材料。游戲材料設計簡單,沒有顯性的教學目標和明確的游戲玩法,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拼接、組合,創出多種玩法。提供低結構物品利于誘發幼兒更多的想象力、思維力和解決能力的發展,符合區域活動的需要及發展幼兒的教育理念。
2. 從材質角度出發,準備材料
通?^不同材質的物品特征,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思考力。在感知各種材料表面特征的過程中,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好問、好探究的欲望,學習觀察、比較、概括、分類、分析等方法,提高動手能力、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在區域準備紙質類、塑料類、木頭類和金屬類各類材料,支持幼兒探索,在動手動腦中形成愛學、好學、樂學的學習習慣。
3. 從制作角度出發,準備材料
幼兒的認知直觀性強,容易受物體外在因素的影響,童趣、鮮艷、可愛的外表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各種有趣、漂亮的現成材料和適宜幼兒興趣、愛好的自制材料,促使幼兒主動感知、體驗、探究和發現,從而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習得技能。
三、整合人力資源,支持互動學習
1.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皮亞杰認為:同伴交往可以幫助幼兒從別的同伴那里獲得豐富的信息,使自己的思維精細化。在運動區活動里,幼兒看到同伴別出心裁的新游戲方法,會競相加入,還會繼續深入游戲,發現新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幼兒看到同伴在游戲里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解決。然而,同伴間的這些影響和幫助是親切自然、水到渠成的,為幼兒的區域游戲學習帶來良性的互動,營造健康的學習氛圍。教師支持幼兒同伴間的互動,為教師在運動區的觀察與指導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2. 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在運動區活動里,教師是一個觀察者,了解幼兒操作情況和發展水平;教師是一個協作者,協助不能以一己之力解決問題的幼兒;教師是一個支持者,鼓勵在探索問題時遭遇失敗的幼兒。教師以同伴形式的平等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游戲當中,按照幼兒需要自然地轉換多種角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觀察者、協作者和支持者,開啟有效的師幼互動模式,突顯教師在運動區的觀察與指導的主導作用,發揮指導功能。
以上三大類資源為教師在室內運動區的觀察與指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環境和物質資源為教師的觀察與指導提供基本條件和可能性,人資源在教師觀察與指導中是幼兒學習成效的重要條件和關鍵點,只有科學、合理、整合運用這三大資源,教師的觀察與指導才具有意義和真正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本文為2015年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園“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觀察指導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研究(立項編號為2015JJKGSY070)】
責任編輯 羅峰
【幼兒園室內運動區資源的實施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 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幼兒園教學改革的思考
• 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 幼兒園集中教育活動有效性的策略
• 動作教育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價值探析
• 關于幼兒園健康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
• 淺談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常規工作的重要性
• 淺析幼兒園游戲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 幼兒教師的職業疲勞和幸福感
• 流動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