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親子互動”式半日活動開放是我園針對小班幼兒半日開放困難的一種大膽嘗試。目的是讓家長走進幼兒園和幼兒一起活動,共同學習和游戲。消除幼兒的焦慮、不安,滿足他們對父母愛的渴求。“親子互動”式半日活動更多地體現了合作、參與、共享教育過程和共享教育成果的感覺,扭轉了以前半日活動中家長是旁觀者的角色。明確了幼兒的教育只有靠家園和諧互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本文試從“親子互動”理論的闡述、活動的具體操作,以及對活動的思索等方面來探討“親子互動”式半日活動開放的可行性。同時也對家園互動提出了新的思考。更希望通過這個互動平臺,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
關鍵詞
親子互動 半日活動 家庭教育
家長半日活動是我園每學期都要舉行的活動,通過將家長請進園,讓家長直觀地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對幼兒園的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家園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由于形式新穎,內容充實,在視覺、聽覺、情感幾方面對家長進行了強烈的沖擊,引起了家長的極大興趣。但是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半日活動開放卻成了一道難題。孩子們看到爸爸媽媽來到幼兒園,卻不能依偎在他們的懷里撒嬌,于是哭鬧的、亂跑的、耍小性子的都大有人在,嚴重影響活動質量。為解決這個難題,我園在本學期小班半日活動開放中大膽嘗試了“親子互動”模式。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活動,共同學習、游戲,扭轉了以前半日活動中家長是旁觀者的角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親子互動”理論的闡述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會為學校,人民是老師”, 他指出:"我們主張 ‘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反對傳統教育與生活、學校和社會相脫節、相隔離。在教育中打破封閉的教學環境對學生的束縛,引導學生走近自然、走近社會。“親子互動”活動體現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將幼兒園的“小課堂”緊密聯著家庭與社會的“大課堂”,廣泛挖掘家長資源,拆除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高墻,形成家園整體合力,構建幼兒園、家庭和諧互動的開放式教育模式。
瑞吉歐教育系統主張“互動關系”和“合作參與”。“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構知識、情感和人格。“互動合作”是瑞吉歐教育取向的一個重要理念。在互動過程中,幼兒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貢獻者。家園的互動合作,能帶給幼兒最好的經驗,而最重要是“發生在個人與人際之間”。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幼兒的發展不取決于客體,也不取決于主體,取決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是通過具體的活動來實現的,沒有活動就沒有真正的學習。”
新型的教育模式――親子互動。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父母則是幼兒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其教育行為對幼兒的今后成長起著事關重要的作用。假如父母能夠以建設性的、更為積極與主動的態度和孩子互動,那么就可以預防兒童的許多不良問題。而體現父母與孩子進行雙向交流和學習的“親子互動”無疑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親子互動” 就是針對父母親與孩子之間關系的調適應而進行的對父母的培訓與提升,它與一般意義上的“家庭和教育”及“兒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親子互動”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模式,強調父母、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方互動,這不但能促進嬰幼兒早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和完善,起到“教一代、帶二代、促三代”的聯動作用;強調父母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從尊重并關心其內心世界而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教育。幼兒的成長離不開親子間的相互作用,良好的親子關系包括共同相處、共同活動、相互了解、相互關注幾個方面。
孩子渴求與父母親子間的共同活動。在現代社會中,獨生子女的增多使親子關系的特點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越來越多的事情上,孩子希望與父母共同進行。兩代人在家庭中處于平等地位,人格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依托,心理上相互理解,是當今親子關系的主流。“親子互動”親子兩代間在生活、學習及心理上的雙向活動情況的好壞決定了幼兒的成長趨勢。
二、“親子互動”式半日活動開放的操作
(一)早操活動――邀您共舞
早操是半日活動中的第一環節。我們精心挑選一首“邀請舞”放在最后,作為家長與幼兒放松運動。適逢當時天氣寒冷,家長在教師和孩子們認真而規范的動作感召下紛紛加入早操隊伍。孩子們看到爸爸媽媽和自己一起做操,更加開心地運動著,有的做起了“小老師”仔細地教爸爸媽媽做操。到了邀請舞時,孩子和家長大手拉小手一起舞動,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整個操場到處都是舞動的身影、歡樂的笑聲。
(二)教學活動――家長助教
新《綱要》在社會領域中強調:“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瑞吉歐教育系統中的 “互動合作”的理念認為:“在幼兒機構的管理方面,家庭和學校的互動合作,可幫助教育新方法的發展,兒童教育責任由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家長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充分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共同打造高品質的幼兒園教育。“親子互動”式家長開放日則為每一位家長全面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的發展,探討孩子的成長問題創設了最為寶貴的場所。我們通過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觀摩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并鼓勵家長參與執教教學活動,設計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接近生活經驗的活動。讓家長感受到教育孩子的目標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經驗的傳授,應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注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培養。
(三)游戲活動――合作伙伴
《綱要》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忙于工作的家長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與情感的需要。更不要說與孩子做親子游戲了。在半日活動開放中,我們不僅讓家長走進幼兒的身邊,更要讓他們走進幼兒的內心。讓幼兒感受到與父母游戲的快樂和父母對自己的關注。例如:游戲娃娃家中,家長和幼兒互換角色,做幼兒的“小寶寶”。幼兒為他們穿衣、喂飯。大家有說有笑,感覺特別親切。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家長感受到幼兒的純真。
三、“親子互動”式半日活動開放留下的思索
(一)進一步轉變家長的觀念
家長的教育行為對幼兒發展影響很大,而教育行為又受教育觀念所支配,是教育成敗的關鍵。目前,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家長重知識經驗的傳授,輕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培養。進一步幫助家長轉變育兒觀樹立科學、正確的教育觀,為幼兒一生幸福成長奠定基礎是當務之急。“親子互動”式半日活動促進了家庭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家長形成了正確的教育觀,掌握了正確的教子方法;家長們通過各種教育活動分享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教育經驗;促進了良好的親子關系的發展,使父母對孩子的愛更為理智,更為寬容。
(二)有效地促進家園和諧互動
以往家園合作不夠深入,較多地停留在表面。表現在家長和教師間的配合交流不夠積極主動,認為教育孩子是幼兒園的事,在幼兒園教育管理過程的深層次配合上較為欠缺。“親子互動”式半日活動更多地體現了合作參與、 共享教育過程、共享教育成果的感覺。明確了幼兒的教育只有靠家園和諧互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天多一份希望、多一點陽光!
(三)營造愉快輕松的家庭氛圍
愉快的家庭氛圍是由家庭所有成員共同創造的,家中的每一位成員要養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互相體諒,團結互助,學會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多點謙讓,少些爭吵,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多為孩子創設與家長交流活動的機會,增進與孩子間的交流,促進孩子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讓“親子互動”走進幼兒園半日活動】相關文章:
• 幼兒園游戲組織與指導策略研究
• 園本教研與幼兒園發展
• 淺談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信息化教育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案例:我是大明星
• 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課
• 巧妙利用幼兒園中的有限資源
• 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分析
• 幼兒園艱難的維權之旅
• 改進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有效策略
• 幼兒園多元化音樂初探
• 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研究探析
• 談幼兒園教師的不當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