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蒙古族幼兒園是自治區示范園,始建于1977年,2002年5月移址新建,全園總占地面積為8620.8?O,建筑面積4822.56?O。現有19個教學班,82名教職工,為700多名幼兒提供日托、周托、學期托、節假日托等多種功能的保教服務。幼兒園在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辦園風格,擁有了敬崗愛業的教職工隊伍,構建了富有童趣的幼兒樂園,良好硬件與軟件的有機結合,為地區幼教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在提升幼兒園管理品質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先人后事”的管理理念,使之成為推動幼兒園發展的核心理念,并在不斷實踐中進行了深入探索。
一、“先人后事”理念的基本含義
我們所說的“先人后事”基本含義有三點:第一,事需要由人來做,先把人的問題解決好,再來做事;第二,做好事是目的,但在做事過程中首先要推動人的發展;第三,人的發展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最終的落腳點還是人。
“先人后事”其實是我們在工作中對“以人為本”理念的一個具體化,是我們在管理中落實“以人為本”思想的三個逐漸提升的層面,便于大家理解,也便于執行。
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我們確立了一個基本思路:積極培養教師,選擇合適的人,安排在最合適的崗位,進行合適的激勵,為其充分成長提供條件,實現教師自主做事,自主成長。
二、“先人后事”理念下教師隊伍建設策略
1.確立基本的師德定位
幼兒教師承擔著人生啟蒙的重要責任,育人先育德,教師的“德”又是育人之根基,對此誰都不會有異議,但如何落實師之德呢?我們的做法是為幼兒教師確立一個基本的師德定位:對幼兒全面負責突出一個“愛”字;對待工作講究一個“勤”字;保教業務的提升強調一個“精”字;教育改革體現一個“新”字。簡潔明了的定位使老師們能夠很好地把抽象的“德”轉化為具體的行為,也便于教師自我檢驗。
2.確立基本的制度規范
我們以往的制度也很齊全,但仍會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制度執行力度不夠、普及面不夠廣等等。在制度的重新確立及改革中,我們突出了兩條原則,一是制度內容的人性化,二是制度確立的民主化。根據教師發展實際重新依據程序確立“四定、四考、四獎”的量化管理制度,其特點是規范、具體,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便于大家理解、執行,便于形成群體監督氛圍。進一步完善了全員聘用制、教職工競爭上崗制,實施了與績效掛鉤的結構工資制,徹底改變了過去的平均分配制度。實行了保教常規工作的多元性評價制度,嚴格執行計劃――落實――檢查――反饋的運行方式,強化各環節的評價,使幼兒園的考核機制從“以獎懲為核心”,過渡到了“以評價、調整為核心,輔之以配套的獎懲”模式。所有進行修訂的制度必須經過教代會討論通過。
3.在有序的學習中拓展、深化先進理念
利用每周政治、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大家學習現代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思想、幼教有關法律、規程,并結合實際進行討論,諸如“我們為什么要改革?幼兒園如何發展?怎樣才能獲得持續發展?幼兒教師的專業包括什么?你心中的幼兒教師是什么樣子?”等具體、實在、便于教師把握且又與理論結合的問題。
在拓展思路過程中逐步深化思想,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園本培訓內容及方式。外出培訓在確保資金的同時(每年6~10萬元),有針對性選派不同類型的教師赴北京、上海等地區學習、參觀,在對比中反思、吸納、提升。內培外訓相結合,為我園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新思想、新理念,明確了園所及教師發展方向。
4.教科研是教師成長的重要平臺
基層的教科研工作一直是難點,我們一方面積極申請承擔上級課題,另一方面結合蒙古族幼兒園的特色開展園本課題,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推動教科研工作開展與深入,全面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2003年成為首批多元智能創意課程實驗園并承擔相應的課題,2006年成功結題;承擔了十一五課題“幼兒園園本教材的編寫”,開展了特色鮮明的“蒙古族傳統游戲與幼兒教育的研究”、“蒙古族傳統民間文學的傳承發展和園本課程的開發運用的研究”等課題,2006年被自治區教育廳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科研示范園”。2009年全國禮儀教育內蒙古辦公室命名為“禮儀教育示范園”。在研究中,幼兒園的整體工作在發生著變化,教師的思想及行為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教科研真正成為了教師成長的平臺。
5.追求特色,成就個性
按照多元智能理論,人都是個性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與智能組合。追求特色,成就個性,提出幼兒園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幼兒有興趣,是我們對這一理論的理解與實踐。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幼兒園突出了民族特色,教師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某一專長,各班則根據幼兒的需要設置內容豐富、功能各異的活動區域。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強調富有個性,獲得自信。
6.在團隊中成長,在合作中發展
團隊合作已成為當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理念及措施。建設團隊,發揮團隊對個體成長的影響力,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擴大個人對團隊的影響。形成團隊,要有必要的制度保證,還要有共同的目標凝聚。我們的做法是:一是培養骨干,發揮骨干的傳幫帶作用,除了潛在的作用外,對骨干教師提出明確的任務要求,在堅持中使傳幫帶成為一種習慣,成為園所氛圍,使老師們在合作互助中成長;二是實施捆綁式評價與獎懲,把教師的利益與幼兒園及班級發展、其他教師的發展聯系在一起,鼓勵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把人放在發展的第一位,就可以真正收獲事業的豐收。鄂旗蒙幼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自治區托幼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幼兒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市級先進教育集體、市級標兵文明單位、市級執行物價政策法規最佳單位、市級食品衛生等級B級單位、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2000年至今連續榮獲旗級先進黨支部和先進團支部及全旗幼兒園教育教學督導評估一等獎。
在過去的幾年中,已有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各旗區十幾所幼兒園的領導、教師和教研員等700余人前來我園參觀學習,共同交流了幼兒園的理念、管理及保教經驗,同行們的認可也成為推動我們成長的重要因素。我們相信,有了良好的外部發展氛圍,加上自身的積極努力,鄂旗蒙幼一定會在新的歷史時期與時俱進,再譜新篇!
【論幼兒園管理中的“先人后事”】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日常有效性教學
•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質量的調查
• 幼兒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功能分析
• 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新思路
• 幼兒園環境布置的審美與互動
• 幼兒園課程需要生活化
• 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分析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模式創新
• 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研究探析
• 淺談鄉鎮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
• 美國幼兒園的那些特色日
• 問一個世界上最酷幼兒園的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