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成長具備的基本活動,幼兒園的課程與游戲密不可分。游戲化是幼兒園課程建設的新趨勢,對于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課程觀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現有課程和資源的整合、優化,提升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但游戲課程的建設需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放飛個性。
一、整體構架,有序推進
提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對于改變傳統幼兒教育片面注重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弊端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推進游戲課程呢?在這一過程中,容易產生零散性、隨意性等問題。要使游戲課程的實施落到實處,首先要對整個課程架構做一個頂層的設計。在整個幼兒園層面上,要對課程有一個整體的設計思路,對課程板塊、教學目標、游戲設計、活動組織和效果評價等都要有明確而科學的規劃。同時,要對幼兒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有系統而深刻的把握,還要對已有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梳理、歸類。在實施和推進游戲課程的過程中,一方面對現有課程進行游戲化改革,另一方面進行新的設計和創作,并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修正和變革,循序漸進地推行游戲課程,從而使幼兒教育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整合資源,有效開發
游戲不僅是形式,更是一種內容,為了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將豐富多彩的生活融入到游戲中去。游戲設計就要注重貼近幼兒的生活情境,選取富有特色的素材,創設生活化、游戲化、情趣化的游戲環境,從而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游戲。
例如,可以利用幼兒園的食堂設計一個“餐廳”游戲,老師和幼兒扮演服務員、客人等不同的角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再如,雖然幼兒對打電話并不陌生,但是對于通話中的一些文明用語卻不能熟練運用,對于不同角色、不同場景下的對話不得要領。為此在游戲過程中,可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身份,設置不同的事件背景,引導幼兒恰當、得體地進行對話。此外,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家長、社區等資源,開拓游戲的空間,給幼兒創造實踐的機會,從而讓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幼兒樂于參與,玩有所得。
三、善于觀察,及時反思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組織和實施是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和感受對于改進和優化課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游戲過程的各個環節,并適時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如何有效地進行游戲過程觀察呢?首先要設計一個科學的觀察記錄表,欄目有游戲流程、活動組織、幼兒活動……便于分類記錄。其次要全方位關注幼兒的表現,不但要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還要觀察幼兒的情緒、情感等表現,傾聽他們的感受和解釋。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進行反思,基于幼兒的表現去分析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去評估他們的能力和發展,對整個游戲活動有一個較為全面、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從而修訂和優化游戲活動方案,同時也為后續的游戲活動設計提供思路,教師也才能進行有效的組織、指導和引導。只有這樣,課程的游戲化才能收獲成效,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
四、適時放手,激發創造
對于幼兒來說,玩游戲是一件開心快樂的事情,但是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有一些教師仍然固守原先的教學模式,經常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去約束和控制幼兒,要求孩子按照游戲環節按部就班地游戲。這樣的游戲勢必會讓幼兒感到壓抑,造成的后果就是幼兒成為了游戲中的演員,抑或是老師“導演”的木偶,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也就無從談起,長此以往幼兒的積極性勢必會削弱。為此,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給幼兒充分活動和展示的空間,確保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自由。對游戲的指導和調控要相機而行,根據幼兒的個性和游戲中的表現適度點撥和幫助。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全身心地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去,能力也才能得到切實的提升。
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是時代的召喚,游戲活動的組織要尊重幼兒的天性,確保他們游戲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實現游戲和成長的有機統一。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群力幼兒園)
□責任編輯:潘中原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開發策略】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小班幼兒習慣的培養
• 幼兒園管理引用《孫子兵法》的研究
• 幼兒園教學點滴談
• 幼兒教育媒體技術解析
• 幼兒園教師須加強“慎獨”修養
• 區角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 當孩子拿了幼兒園東西回家后
• 幼兒教師美術素養論文
• 淺談幼兒園園長的管理藝術
• 現代教育理念下專業標準幼兒教師論文
• 淺析幼兒園師幼溝通
• 日本幼兒園特別的生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