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在集體教學中教師要用一定的指揮方式把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出來,以感染幼兒,使幼兒的演唱達到最佳水平。
指揮在音樂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師只有正確、清楚地作出指揮的各種拍節圖式,才能使幼兒迅速理解音樂語言并掌握正確的唱歌方法。拍節圖式是教師運用手勢、表情、身體動作把音樂節奏演化成的一種直觀的音樂語言,借助這種直觀的音樂語言,教師把對音樂的要求及演唱的意圖傳遞給幼兒,使其正確演唱,以達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因此,教師平時應對各種指揮的拍子圖式準確掌握,正確演示,這是一個幼兒教師準確進行音樂教學的重要基本功。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在集體教學中教師要用一定的指揮方式把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出來,以感染幼兒,使幼兒的演唱達到最佳水平。因此教師的指揮動作不僅應該準確無誤,還應該美觀大方。也就是說,教師指揮的每一個動作和手勢都應符合美學的要求,都應有音樂的旋律感覺。在指揮過程中,教師應依據歌曲的思想感情、風格,音樂的旋律、速度,音樂節奏的力度及對樂器的輕、重要求等不同內容將指揮拍子圖式以線條化的、音樂化的形體語言演示出來,使幼兒群體能以整齊、優美的音樂旋律和悅耳動聽的歌詞,演唱出歌曲中的美好思想情感。
因此教師指揮的手勢要服從于歌曲旋律的抑揚頓挫所表示的感情變化,用以啟發幼兒正確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及音樂意境,使演唱效果達到最佳程度。另外在指揮過程中,還要把起拍、呼吸拍和結束拍用指揮手勢準確表達出來,使全曲的開始和樂句中的換氣及樂段的結束整齊劃一。在指揮過程中,教師的表情和眼神也是指揮的重要語言,指揮的手勢是傳達教師內心語言的工具,而教師的表情和眼神則是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象一座無形的橋梁在教師和幼兒之間架起了一條感情的紐帶。“眼神是靈魂的窗戶”,透過教師的眼神,可以使幼兒感到教師的喜、怒、哀、樂之情,從而激發幼兒全身心地投入演唱,使音樂學習的最佳效果得以產生。
綜上,幼兒園必須對教師的音樂素質進行全面訓練,才能使其掌握音樂教育的藝術精髓,才能使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教師應該掌握正確指揮音樂的技能技巧】相關文章:
• 淺談音樂活動的導言設計
• 音樂教育對幼兒智力發展的重要作用
• 基礎演奏教學法基本思想1
• 談幼兒園音樂教育新模式的構建
• 品讀幼兒音樂教學的審美性
• 品讀幼兒音樂教學的審美性
• 淺談吹管樂器的學習對孩子們的影響
• 音樂教育對幼兒社會化的作用
• 幼兒園音樂教育目標及其教學策略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的幾點體會
• 幼兒音樂教育心得
• 幼兒音樂教學藝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