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孩子們在歌表演中出色的表現是他們對歌曲所表現的情緒情感充分感受、體驗、理解的結果,同時教師在整個歌表演中感染力也不容忽視。在每一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歌聲、琴聲的處理應符合歌曲表現的情緒,教師要用自身的情緒感染孩子。
在學前教育中,情感情緒是促進幼兒早期社會行為的一種原始動力系統,幼兒只有在學會適當地表達情感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向良好的情感發展,才有可能學會調節自己的情感,正確對待周圍事物,使其在情感的氛圍中發育,生長起更高的社會性情感。歌表演是一種通過形象的歌詞,簡單的動作,反映歌曲內在情緒的情感藝術,由于它能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而深受幼兒的喜愛。但在過去的幼兒園歌表演教學中,教師往往流于形式,只是讓幼兒在演唱過程中用動作反映歌詞內容,而忽略了歌曲本身所富含的情緒情感的表達,使歌表演既缺乏生機活力,又失去了音樂情感藝術的價值。為此,我嘗試選用了一些不同情節、不同風格、不同情緒情感的歌曲,進行歌表演活動的教學,使幼兒通過體驗歌曲中的情緒情感來豐富和提高自身的情感內容,學會適當地表達情感,促進了幼兒的社會化發展。
一、精心選擇教材,挖掘情感教育的內容
個體情緒情感的發展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他需要通過個體不斷感受,體驗、理解才能逐步深化,所以在選擇歌表演教材時,我注意以下幾方面:
1、整首歌曲有鮮明的情感主題,所表達的情緒情感的內容是在幼兒生活經驗中可以捕捉到,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如:《迷路的小花鴨》中難過、高興的情緒,《我是小兵》的自豪、神氣,《小毛驢》的得意,《粉刷匠》的幽默,《顛倒歌》的詼諧等等。
2、歌詞具體形象、生動有趣,能幫助幼兒理解并表現歌曲的情緒情感。如:《拉拉鉤》的歌詞:“你也生氣了,我也生氣了,不理不踩,不理不踩,小嘴巴往上翹呀。你伸小指頭,我伸小指頭,拉拉鉤,拉拉鉤,我們又做好朋友。”我們很容易看出這首歌分為兩小段,前面一段表現出生氣時的情緒,后面一段則表現出了孩子們親熱、友好的感情。
3、歌詞曲調風格各異,給幼兒以動作節奏的提示,體現表演的韻味,展示音樂的情感性。如:《我是草原小騎手》是蒙古族民歌,演唱起來瀟灑神氣,表演起來動作節奏明朗,灑脫、自在。而《茉莉花》則是典型的江南民歌韻味,輕柔婉轉,表現的情緒也非常含蓄、羞答答。
二、理解歌曲內容,豐富幼兒的情緒體驗
幼兒的情緒發展與認知的發展密切聯系,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表現在幼兒的情緒隨著認知發展分化發展,而情緒對幼兒的認知活動有喚起、促進或抑制的作用。因此在學習新的歌表演之前,我首先采用不同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詞的情緒。如:《懶惰的娃娃》是通過聽故事讓幼兒理解娃娃懶得不像樣,《拔蘿卜》是利用動畫片來理解蘿卜實在太大了,要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拔出以及最后一起拔蘿卜的高興勁兒,《包粽子》則讓幼兒親手拿著粽葉體驗一下“糯米白花花,角兒包得尖”的情景,感受和小伙伴一起包粽子的樂趣。這樣讓幼兒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烈的情緒可以感受,有有趣的游戲可以投入,同時教給幼兒相應的描述情感的詞匯,如:“自豪、難過、愉快、害羞、幽默、后悔”等,使幼兒對情感的意義及時認同、吸收。
三、通過表演,發展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
讓幼兒通過多種途徑理解感受歌曲中的各種情緒情感,目的是幫助幼兒在歌表演重用恰當的聲音、動作、表情、姿態等表現出來,所以在歌表演活動中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幼兒根據自身的感受來表達歌曲的情感上。如歌表演《貓捉老鼠》表現的是小老鼠先神氣后膽怯的兩種不同情緒,由于幼兒通過游戲有了一定的情緒感受,因此表現出來也頗為生動:“小老鼠們”有的眼珠滴溜溜亂轉、搖頭晃腦,有的齜牙咧嘴、躡手躡腳,有的歸鬼鬼祟祟、到處覓食。“喵”的一聲貓來了,原來神氣活現的小老鼠又一下子嚇得抱頭縮頸、渾身發抖。《荷包蛋》是一首反映生活的歌曲,學歌之前我讓孩子們回家觀察爸爸媽媽煎荷包蛋的全過程,所以他們在自己表演時都有模有樣地、例油、撒鹽、翻蛋的動作十分熟練。幼兒在表演中相互感染、不但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合作交往相互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孩子們在歌表演中出色的表現是他們對歌曲所表現的情緒情感充分感受、體驗、理解的結果,同時教師在整個歌表演中感染力也不容忽視。在每一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歌聲、琴聲的處理應符合歌曲表現的情緒,教師要用自身的情緒感染孩子。教師自身全心的投入,表演動作帶有一定的藝術性、示范性,會使幼兒演的興趣大增,教師的榜樣作用激勵了幼兒的表現欲望。
總之,通過歌表演活動,幼兒不但提高了對歌的表現力,同時也使孩子的情感逐步走向了社會。
無錫市水秀實驗幼兒園 趙曉萍
【在歌表演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與表達】相關文章:
上一篇:小學古詩音樂教學“四創新”
下一篇:中小學常用的音樂教學模式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