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藝術教育基礎扎實我園在藝術教育上作了較為認真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99年成為江蘇省無錫市錫劇院實驗基地,把民間音樂引進課堂已作了嘗試,錫劇節目《磨兒圓圓》曾獲全國第六屆藝術節錫山市分會場演出最佳獎。現又參加國家級課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系統工程研究》和國家級課題南師大《生態式美育課程研究》,已打好了扎實的基礎。
一.課題的提出:
1.發展民間藝術,弘揚民族文化的需要“弘揚民族藝術,振奮民族精神”這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主旋律。民間藝術是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錫人杰地靈,靈山秀水孕育著豐富的民間文化藝術。無錫“惠山泥人”馳名中外,是吳地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閃爍著無錫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利用這一健康向上的,具有濃郁民俗意蘊的民間藝術形式,對幼兒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統的教育,是培養幼兒愛國主義,發展幼兒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促使幼兒發展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重視園本課程開發是幼兒園教育改革的發展的趨勢。課程改革是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關鍵。從幼兒園環境、條件和幼兒發展的需要出發,構建幼兒園園本課程,對更好地促進幼兒素質發展和幼兒園教育改革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大多數幼兒園的課程設計往往缺乏個性特色,缺乏整合,忽視民族和民間文化的教育價值,忽視幼兒創新精神的培養。因此,重視和加強園本課程的開發是當前幼兒園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
3.深化我園教育改革,形成我園教育特色的需要。
我園是一所蘇南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具有良好的辦園條件和并成為一所省級示范實驗幼兒園。多年來,我園一直在探索以民間藝術為載體的教育特色,把民間藝術(音樂、泥塑、戲劇)引入幼兒園教育,同時,又參與了山東師范大學王冰教授主持的國家級課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系統工程研究》和南師大美育研究中心國家級課題《生態式美育課程研究》。并已具備了一定的研究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以《幼兒園泥塑藝術課程的開發研究》為主題,以發展我園教改特色,深化我園教育改革。
二.課題界定:
民間泥塑藝術,是以民間留傳的故事為反映題材的人為材料
進行的藝術的創作活動。本課題的無錫惠山泥塑藝術為基礎,以現代幼兒藝術教育思想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為指導,探索具有園本特色的幼兒園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目標、內容及教育活動組織和評價的方式方法。
通過本課題研究和實施。促進幼兒藝術素質和各方面素質的主動發展,形成我園以民間藝術教育為突破口的教改特色。
三.研究目標:
1.構建幼兒園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目標體系及課程內容編制大中小班泥塑教育的系列活動方案,探索幼兒泥塑藝術教育活動的操作方式與評價方式。
2.通過園本課程――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從小對幼兒進行民族文化藝術的熏陶。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藝術興趣,開發幼兒藝術潛能,提高審美和藝術創造能力,并能促進幼兒語言、道德、社會性、情感、動作技能等各方面素質的主動發展。
3.通過本課題實施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提高實驗教師的課程設計與實施能力和藝術素養。并促使幼兒園形成民間藝術教育的特色。
四.課題實施的主要理論依據和理論假設
本課題實施的主要理論依據為:
1.現代幼兒教育課程論。幼兒園課程包括幼兒園所進行一切教育活動內容和方式的總和。課程是教育者實施的依據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手段。現代幼兒園教育,強調從幼兒發展需要設計課程,強調課程的園作用,生成性和整合性。課程既包含一定的計劃性內容,但更多的是教育者根據幼兒發展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再設計和不斷生成的過程。并把體、智、德、美、心理等各種教育因素結合起來,促進幼兒素質整體發展。
2.現代兒童藝術教育觀。現代兒童藝術教育觀認為,藝術是兒童表達自己情感、個性、創造性的手段。兒童藝術教育不光是讓兒童習得藝術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兒童體驗運用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創造性和個性,發展兒童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感體驗。現代藝術教育生態觀把藝術教育作為整體系統,兒童的發展與藝術環境相互作用不斷發展,藝術教育應注重構建幼兒藝術生態環境。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而民間藝術是兒童藝術教育的初步組成部分。
3.幼兒學習和發展理論。幼兒具有自身的發展需要和特點,具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幼兒主動和富有創造性的學習不是按成人要求下進行的。而是在有趣和求知欲的驅使下在主動活動和多種感官參與下進行的,他們更傾向于把學習、游戲當作自己的一種生活。他們的發展是在活動中主動,整體發展的。固而本課題的民間泥塑藝術教育主要不是象成人一樣教孩子去學技能,而是把民間泥塑藝術教育與幼兒生活、語言,社會性情感,數學等多方面的教育結合起來。順應兒童學習的需要。使泥塑活動成為兒童表達情感思想,創造的過程。
五.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操作原則
(一)1.研究幼兒園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目標體系
目標是課程設計和操作的指向。本課題將根據幼兒藝術教育的要求和幼兒身心素質發展特點需要,建立幼兒園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目標體系。目標不僅包括藝術興趣,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技能技巧等,也包括促進幼兒道德,知識社會性個性發展等目標。
2.研究幼兒園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系列活動內容
根據幼兒園各年級幼兒的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的泥塑藝術活動的系列主題及其活動內容,并在活動實踐中不斷完善,形成系列化的幼兒園泥塑活動設計集。
3.研究幼兒園民間泥塑活動的各種操作方式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研究和探索幼兒園民間泥塑活動的結構模式組織方式和指導方式。使泥塑活動過程體現的綜合性,生活化和幼兒自由性的特點,注重發展幼兒各方面潛力和創造性。在實踐基礎上概括出一般的操作原則、方式方法。
4.研究幼兒民間泥塑課程的評價方式
根據幼兒園民間泥塑藝術教育課程的目標,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對幼兒相關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分析課程實施的效果。同時,加強過程評價和活動評價的研究,探索使每一個幼兒都從中獲益的評價方式。
(二)課題研究和實施的原則
本課程在實施和研究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⑴整合性原則:融泥塑工藝教學于中國民間藝術教育,生態式美育課程研究之中,綜合考慮各種教育內容,使教學目標、內容、方法途徑達到和諧統一,促使幼兒素質全面和諧地發展。
⑵情趣性原則:使泥塑工藝教學充滿情趣,激發幼兒對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富有情趣的輕松愉快的泥塑活動中陶冶情操,培養能力。
⑶遷移性原則:逐漸深化其內涵,擴大外延,激發幼兒舉一翻三不斷出新、出奇的興趣和能力。
⑷創造性原則:在實施過程中,應尊重幼兒的個性創造性及時發現和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激勵幼兒主動嘗試、探索。
六.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經驗總驗法,在小中大各確定一個實驗班,以小班實驗班為跟蹤實驗研究對象,實行三年跟蹤研究。
七.課題研究現狀和完成任務的條件分析:
1.國內課題研究現狀
長期以來,選編的藝術教材中,較重視西洋優秀作品的應用。當前,民間藝術、民族文化融于幼兒教育的研究已經開始,但還顯不足。因此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專項課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系統工程研究》應運而生,幼兒園作為實驗基地之一,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幼兒民間泥塑藝術根基于中華民間藝術,根植于燦爛的吳地文化,又具濃郁的無錫地方特色,獨樹一幟,在華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利用這資源對幼兒進行民間藝術教育,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2.完成任務的條件分析
對于完成該課題研究,我們充滿信心,因為我園具備了良好的研究條件。
⑴藝術教育基礎扎實我園在藝術教育上作了較為認真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99年成為江蘇省無錫市錫劇院實驗基地,把民間音樂引進課堂已作了嘗試,錫劇節目《磨兒圓圓》曾獲全國第六屆藝術節錫山市分會場演出最佳獎。現又參加國家級課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系統工程研究》和國家級課題南師大《生態式美育課程研究》,已打好了扎實的基礎。
⑵課題指導層次高,理論基礎扎實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惠山泥人研究所喻湘漣老師作藝術指導,請《民間藝術教育系統工程研究》主持山東師范大學王冰教授和南師大美育研究中心屠美如、樓必生教授為學術顧問。無錫市藝術教育領導、教科所領導對課題作了具體指導,并將繼續深入指導,為課題任務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⑶我園有一支熱心搞好課題研究,進行教科研的師資隊伍,具備了課題研究所必需的業務水平和研究能力。課題組負責人董琴芬已有多年搞教科研的經歷,具有較為豐富的教育經驗和較強的教科研能力,改革開拓創新意識較強,80年代曾在錫山市實驗小學參加整體改革實驗(該課題獲省科研成果一等獎),作為主力人員已積累了一定科研經驗,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副組長朱茂芳、朱喜娟有較強的科研意識和能力,能協助負責人開展好工作,負責具體操作,另有多名骨干教師參與實驗研究。
⑷經費保證幼兒園為本課題提供必須的研究經費,以保證課題順利有效地進行。
八.課題實施的階段
1.課題實施:
⑴準備階段(2001年2月~5月)課題論證,實驗班選擇和前測,對實驗班現有情況進行分析。
⑵實驗階段(2001年6月~2003年6月)主要工作
①操作實驗變量,大中小三個層次操作變量同時進行。
②觀察調查測試操作變量實驗情況,搜集因變量的有關材料和依據,并作統計分析。
③2002年5月進行中期論證,撰寫階段性實驗工作專題小結,成果報告,成果展示。
⑶總結階段(2003年7月~2003年10月)為總結成果結題評價階段。總結分析三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完成實驗報告,從理論的高度總結“民間泥塑藝術教育”的一般經驗。
課題研究評價:
⑴對實驗對象智力、審美、個性品質發展水平進行評價
采用方法:團體測驗、個人測試、觀察調查等。
⑵對實驗物化成果評價,邀請專家召開鑒定會,對實驗目標達成度進行評價。
九.研究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目標體系
3.大、中、小班民間泥塑藝術活動系列方案
5.有關研究過程的音像資料和其它資料
作者:無錫市雪浪中心幼兒園課題組
【幼兒園民間泥塑藝術課程的開發研究】相關文章:
上一篇:藝術大師談幼兒的音樂教育
下一篇:培養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