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研究中以內部控制為核心,探究幼兒園內部控制策略及相關問題,進一步完善幼兒園內部控制結構體系,提高幼兒園經營管理水平,進而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
幼兒園;內部控制;策略;問題
結合公立幼兒園組織屬性,內部控制體系對公立幼兒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可以幫助幼兒園進行資源整合,提高內部結構的合理性和協調性,以實現幼兒園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從這一層面上看,內部控制屬于自我監督與自我調整的系統運行機制,并由內部牽制逐漸轉化為內控整體框架,發揮出其約束作用,促進公立幼兒園的整體發展。對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幼兒園內部控制策略及相關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內部控制的核心要素
內部控制泛指內部控制制度和控制系統,主要指公立幼兒園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基層員工共同參與和實施,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信息,提高生產效率和經營效果,督促法律執行程度的過程。也就是說,內部控制系統涉及到公立幼兒園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主要包括環境控制、信息傳遞、決策監督以及風險控制等方面內容,貫穿于公立幼兒園經營管理活動中。在這一層面上,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對一個公立幼兒園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內在聯系。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內部控制符合公立幼兒園生產經營規律和運行需要,借助系統化的控制機制和控制方式,實現各個子系統的合理分工合作,達到互相促進、互相監督的作用,進而提高公立幼兒園整體經營管理水平。
二、內部控制在公立幼兒園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一)法律法規要求
內部控制是我國法律法規對企業的要求,要求公立幼兒園在遵循法律基礎上,其教育活動和管理活動受社會道德和商業道德的限制,接受政府與社會群眾的監督,進而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對此,公立幼兒園要強化內部控制,提高幼兒園綜合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促進自身的長久穩定發展。
(二)幼兒園管理需求
在新時期背景下,公立幼兒園要以社會責任為導向開展內控活動,完善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體系,對各個系統運行和管理進行約束和監督,進而實現公立幼兒園組織機制的有效調整。由此可見,內部控制系統運行水平直接關系到組織整體發展狀態,而做好內部控制工作,逐漸形成公立幼兒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內部需求。
(三)利益維護保證
針對公立幼兒園而言,內控制度不僅會優化幼兒園內部組織結構的協調性和可靠性,同時也為公立幼兒園的發展創造更為廣闊的空間,幫助公立幼兒園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具備社會口碑,進而樹立良好的社會名譽。除此之外,結合自身發展,內部控制可以促進公立幼兒園內外環境的均衡性,促進公立幼兒園實現經營目標,為公立幼兒園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提供重要保證。
三、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策略
(一)營造內控環境,落實內控策略
幼兒園內部控制環境作為內控基礎,在實際應用中主要涉及到組織系統、治理系統、權責體系和內部審計文化等內容,其中組織系統要結合政策要求明確園內組織結構的層次性,做好崗位分工,整合公立幼兒園財力、物力和人力,進而達到公立幼兒園內控的最終目的。現階段,由于公立幼兒園管理模式具有扁平化和單一化的特點,融合信息網絡技術,構建公立幼兒園綜合信息管理平臺,使用掌心寶貝考勤機,實現集智能拍照簽到、考勤統計、語音播報等一體化功能,智能推送出入園信息,是行內最安全好用的打卡機,也是目前最能滿足幼兒園需求的考勤系統。同時分班播報主要是為了放學時便于老師做好接送準備,維持放學高峰期的出入園秩序,保證幼兒接送的安全有序,掌心寶貝分班播報是由班級播報機+考勤機結合在一起的方案。為公立幼兒園管理工作與業務的開展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據。為了提高公立幼兒園整體內控水平,要遵循監督原則與制衡原則,優化治理結構,明確各個管理人員、教職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分工內容,以上層基調為內控態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和內控宣傳工作,進而形成完整的內控理念體系。
(二)做好風險評估,及時捕捉風險
風險評估以公立幼兒園內控目標為核心,開展相關風險管理活動,及時識別和分析公立幼兒園經營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風險的控制與管理,進而保證公立幼兒園的安全有效運行。例如,在某幼兒園內控系統中,管理者對幼兒園面臨的風險進行評估,總結以往工作經驗,做出以下幾點措施。第一,風險評估主要涉及到風險目標、風險測定、風險分析以及風險應對等內容,公立幼兒園在實際經營管理中,建立的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對公立幼兒園經營活動進行系統化和客觀化的評估,以保證公立幼兒園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實現。第二,公立幼兒園風險目標和企業目標設定一致,建立在相關法律的基礎上,對公立幼兒園資產安全、財務信息、服務水平以及風險轉移等進行分析,以明確公立幼兒園風險目標。第三,風險測定主要通過定量化測定的方式,量化風險指標;風險分析以風險測定結果為前提,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分析潛在風險,進而實現風險的定性與定量。
(三)強化風險控制,保證經營效益
風險控制環節處于風險評估后,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實現風險應對和風險控制,直接關系到公立幼兒園風險控制效果。風險控制貫穿于公立幼兒園各個部門,不僅含有組織系統崗位設置,還包括業務系統中的管理流程,其中涉及到不相容崗位的分離和調整、內部授權審批和控制、財產保護管理、預算管理以及單據控制等內容。例如,在幼兒園內控工作中,為了實現對公立幼兒園風險應對和風險控制,引入風險地圖法,結合公立幼兒園實際運營情況,對公立幼兒園各個潛在風險進行分級,即為較小風險、一般風險和重大風險,以風險發生頻率和風險影響程度為主要分級指標,對公立幼兒園風險進行定性分析,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而實現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對此,針對風險控制而言,結合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要求,構建ERP管理體系,以教育和管理為核心,強化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提高公里幼兒園內部控制體系的科學性和層次性,進而促進公立幼兒園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提高信息質量,保證溝通效率
信息與溝通是公立幼兒園各個部門和系統之間緊密聯系的核心要求,作為公立幼兒園協調管理的主要手段,信息與溝通的效率直接關系到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體系的運行效率和內控質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信息與溝通的主要工作是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傳遞,這不僅包括內部信息之間的交換,同時還包含公立幼兒園和外部環境之間的信息溝通,只有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和質量,才會真正達到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的目的。對此,在進行公立幼兒園內控工作中,要重視信息傳遞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結合公立幼兒園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完善內控信息管理體系,使得各個部門和系統得到真實有效的信息,為公立幼兒園風險評估和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據。在信息傳遞結構方面,要構建網狀通信系統,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簡化工作流程,強化信息的傳遞和溝通中的及時性與準確性,進而提高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水平。
(五)重視動態監督,做好內控評估
監督與評估主要對公立幼兒園內控運行情況開展動態化監督工作,生成評估信息,及時發現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與缺失,并以此為基礎調整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結構體系,進而達到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在實際應用中,監督與評估主要涉及到組織開展、明確缺陷、控制評估以及檔案記錄等內容,為了提高監督與評估的作用,公立幼兒園一方面要做好內控信息的公開,以便內部員工和外部群眾進行監督。另一方面則要強化評估獨立性,公立幼兒園一般沒有達到審計機構條件,要由上級部門或者是專業審計機構進行審計工作,定期開展財務收支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以預算檢查與專項檢查為核心,明確資金管理與使用現狀,并對公立幼兒園財務資源實現全面檢查。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幼兒園內控控制策略及相關問題研究,提出“營造內控環境,落實內控策略”、“做好風險評估,及時捕捉風險”、“強化風險控制,保證經營效益”、“提高信息質量,保證溝通效率”、“重視動態監督,做好內控評估”等措施,優化公立幼兒園內部控制體系,進而促進公立幼兒園的穩定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戴光玲.YT民辦幼兒園社會責任內部控制改進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5.
[2]程莉娜.ERP視域下的公辦幼兒園內部控制策略分析——基于西安市35所公辦幼兒園的調查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6,05:119-123.
[3]梁玉華,張翔升.風險防范原則下幼兒園財務內部控制的基本路徑[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03:57-60.
[4]梁玉華.網絡環境下幼兒園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探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4:93-96.
[5]李愛華.淺談幼兒園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科技信息,2016,06:359.
作者:毛一波 單位:岳陽市三幼兒園
【幼兒園內部控制策略及問題】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分享閱讀教學活動實施策略
下一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有效實施策略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