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角色游戲是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模仿角色行為方式進行的活動。它以想象為基礎,游戲中所需的材料除少數形象逼真的東西外,絕大多數東西都可以用簡單的物品去替代。老師提供適當的材料并間接指導,以角色的身份參加游戲,在游戲過程中還需關注個體差異,激勵不同層次幼兒的游戲積極性、主動性,樹立幼兒自信心。
關鍵詞
生活經驗 角色游戲 間接指導
《綱要》明確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通過多種活動促進幼兒發展”。要求我們做到“保障幼兒游戲的權利,為幼兒提供游戲的條件,尊重幼兒游戲的意見,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自身的滿足和發展”。角色游戲是幼兒的自然游戲的一種,是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模仿角色行為方式進行的活動。它反映出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的關系,從而使游戲者創造性地學習社會準則、發展自身。它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幼兒普遍喜歡并能給幼兒帶來滿足和快樂的游戲,也是幼兒園的一種教育手段。
一、豐富的生活經驗是開展角色游戲的基礎
角色游戲建立在幼兒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所掌握和積累的知識經驗愈豐富,游戲內容也愈豐富多彩。因此,開展角色游戲首先要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的知識和經驗。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反映的經驗有其特點,不只是認識事物間的關系,而要求幼兒認識人到活動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曾經帶領幼兒參觀汽車站,第一次參觀時,只介紹了汽車、汽車站、售票處的實物。在為幼兒準備了游戲材料、幫助分配角色的情況下,看出來幼兒不大喜歡玩“汽車站”的游戲。我第二次帶領幼兒繼續參觀汽車站,這一次我主要介紹了汽車站上乘客的一些活動。參觀后幼兒立即開展了“汽車站”的游戲,而且持續了很久。我們除了參觀,還可以帶領幼兒看圖片、講故事、看電視等多種方式,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的印象,認識成人勞動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游戲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恰當的游戲材料是開展角色游戲的保障
游戲材料是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物質條件,它能激發幼兒游戲的愿望和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游戲所需的材料除少數形象逼真的東西如娃娃,小動物等,絕大多數東西都可以用簡單的物品去替代,如圈可以作汽車,一張紙可以作雨天的傘和夏天的遮陽帽,幾塊拼搭的積塑可以作生日的蠟燭、開門的鑰匙、牙刷,半個皮球可作鍋等等。廢舊物品的運用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如他們會將易拉罐、紙杯、飲料瓶等,在他們的大膽想象創作下,變成了各種奇特的工藝品。孩子們還利用廢舊材料裝飾出了各種款式的服裝。這些工藝品和各種款式的服裝可以展示在哪里?孩子們經過一番討論,可以開一個“工藝品專賣店”,他們還用各款服裝當起了小小時裝模特。所以說在提供幼兒一些真實程度較低的游戲材料,不僅拓展了幼兒整體感知和主動學習的時空,讓幼兒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通過意義建構,促進了幼兒整體發展。
三、教師的間接指導是幫助幼兒組織開展游戲的重要方法
間接的指導一般會用語言提問、提示、動作的暗示,適當的提供材料,老師以角色的身份參加游戲。老師在指導游戲時,首先要觀察和了解幼兒的游戲開展情況以及游戲存在的問題,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指導。如幼兒在玩“汽車站”游戲時,公共汽車剛到站,“乘客”就搶著上“汽車”,這時老師可以角色的口吻說:“我也來乘汽車,我排在誰的后面?”這樣就可以引導幼兒排隊上車。
四、尊重差異,讓幼兒的個性得到張揚
老師在游戲過程中必須關注個體差異,努力營造一種相互理解和促進的支持性的游戲環境,以積極的態度去看待有個性差異帶來的幼兒游戲方面的不同特點,是游戲真正起到發現利用幼兒的優勢,激勵不同層次幼兒的游戲積極性、主動性,樹立幼兒自信心。比如,在“小吃店”的游戲中,老師以顧客的身份走進“小吃店”,就提出了要求:“給我來一碗大煮干絲,我要里面有肉絲、姜絲、竹筍等,味道要和昨天不一樣喲。”面對同樣的要求,有的幼兒信心十足,麻利的操作起來,有的幼兒猶豫不定,不知怎么辦才好。面對后者,老師要抓住機會,運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方法,并用“你來試試”“做做看”等鼓勵性語言讓幼兒在激勵中嘗試、表現使他們在原有水平基礎上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角色游戲在幼兒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角色游戲的開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還有待教師的進一步探究。
【幼兒園角色游戲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 現代化視角的幼兒學前教育研究
•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培養
• 幼兒園觀摩活動中的“挑”
• 幼兒園“故事中心課程”教學策略
• 談高校德育與心理教育融合研究
• 發揮幼兒園主導作用 引領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
• 學前教育創新路徑
• 如何優化 幼兒園的課堂教學
• 民辦幼兒園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幼兒園微課程開發分析
• 對幼兒園常規教育的理性思考
• 信息化助推幼兒園管理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