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我園努力探索幼兒園生態環境教育,在多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例如,在種植、飼養活動中進行幼兒生態環境教育,利用大自然和本地特有教育資源對幼兒進行生態環境教育,利用一日活動進行全面的生態環境教育等,為了達到《新鋼要》中“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的目標,我們努力創新、大膽嘗試,并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在生態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提高家長的認識,了解生態環境教育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僅靠幼兒園時不夠的,只有家園共同教育才能使環保觀念在孩子腦海中扎根。
1.開展家長環保現狀問卷調查。在開學初,我園進行了幼兒家長環保現狀問卷調查,共發問卷271份,回收問卷260份,回收率95.9%。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幼兒目前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設想以幼兒園為指導中心,讓家庭(包括社區)參與到幼兒園的環保教育中來,實施家園環境一體化教育(一致認識、一致方法、一致活動),共同豐富幼兒的環保知識,培養幼兒環保意識,促進幼兒環保行為習慣的養成。
2.邀請專家進行有關生態環境教育的講座。利用家長開放日的契機,邀請專家來園講座,宣傳幼兒生態環境教育理念,加強家長的環境教育素質,提高環保意識,調動家長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家長環保教育能力和水平。同時,幼兒園的環保宣傳和環保知識交流讓家長們明白,幼兒期正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具可塑性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進行環保教育,只要方法得當,不但可行,而且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逐漸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在活動中滲透生態環境教育
1.親子環保游戲節活動
結合“六一”兒童節,開展幼兒園親子環保游戲節。老師們巧妙地將生態環保教育融入到了一年一度的游戲節中,精心設計了“小樹長大了”、“拯救小魚”、“青蛙捉害蟲”“垃圾分類”“植樹造林”等豐富多彩的環保親子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樹立熱愛環境、健康生活的意識。為了更好地突出游戲的“環保”特點,老師還和小朋友們一起收集了牛奶罐、卷筒紙芯、礦泉水瓶、舊報紙等廢舊物品,巧妙地制作出“小樹”、“小魚”等道具,既為孩子們增添了游戲物品,又做到了節能低碳,把環保理念落實在日常的點滴之中。
2.“生態環保節”活動
每年的十月份是我園的“生態環保月”,同時還舉行了“生態環保節”。上學期以親子環保手工制作、親子環保攝影為主。在親子環保手工制作活動中,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用廢舊的紙盒、方便面盒、塑料制品、包裝紙、手提袋等物品變廢為寶,家長和孩子做在其中,樂在其中,制作出一件件新穎、亮麗、環保的手工作品。在環保攝影活動中,家長拿起了相機帶著自己的寶寶開始了文明環保搜搜搜的游戲,走進幼兒園、走進公共場所、走進生活,將文明禮儀及環保行為的瞬間抓拍下來,有:寶寶撿垃圾、給小樹澆水、放生小魚等豐富生動的作品。不僅讓孩子增強了環保的意識,也讓他們作為環保小使者將這些美好的瞬間傳播給更多的人,共同為擁有環保的生活而努力。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向大家宣傳了愛護環境和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還營造人人關心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濃厚氛圍,更美化了幼兒園的環境,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
3.“感恩節義賣”活動
每年的12月份,我園會開展“感恩節義賣”活動,本活動以義賣獻愛心為主。在活動中各班家長和孩子以及教師將自己閑置的電動玩具、布娃娃等物品拿出來義賣,發揮這些物品的二次價值,倡導環保。在活動現場,各班教室門口布置成一個個小小的市場,孩子在家長的輔助下參與買賣,有些孩子拿著自己的壓歲錢購買了喜歡的物品,隨著老師們、家委會成員彼此起伏的吆喝聲,不一會各班的義賣品漸漸少去,在孩子、家長們滿足的笑意里,滲透著濃濃的愛心。最后,在家委會成員的見證下,幼兒園將義賣所得的款項全部投入愛心捐款箱,捐給我們身邊有困難的幼兒,使義賣款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本活動不僅環保發揮了價值,也把感恩教育融入到節日中去,激發孩子對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也培養了孩子樂于助人的精神。
三、強化、鼓勵家長的熱情和積極行為,參與生態環境教育
每個人都需要賞識需要成功,家長也不例外。因此我們要采取措施保護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有更大的熱情參與幼兒園的生態環境教育中來。
在幼兒園“變廢為寶”活動中,家長與孩子們一起用廢舊物品制作“彩色紙花瓶”、“多彩環保袋”、“布藝玩偶”等作品。每樣作品我們都認真的進行評分、頒獎,最后將這些作品布置在了我們幼兒園的門廳、美工室,成為了我們幼兒園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樣讓家長們感受到“變廢為寶”的快樂,更是對他們勞動的尊重。
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各班在戶外游戲時,將親子制作的“環保戶外玩具”投入活動中,如:用各種飲料罐,做成了高蹺、梅花樁,供幼兒開展平衡游戲;用舊碎步做成了沙包、尾巴、降落傘,供幼兒開展投擲、追逐游戲;用飲料瓶裝上適量的沙子做成各種標志物、保齡球、小啞鈴;用酸奶瓶、橡皮筋做成了拉機器;用舊紙板做成了爬爬樂;用舊報紙做成了紙球、紙棒、紙飛機等玩法。教師積極的創新發明這些玩具的玩法,實現一物多玩,讓家長了解到自己原來制作了這么實用、有趣的體育器械,體會到為孩子服務的成功感。
學期末,我們各班在“家長園地”上表揚在各種環保活動中配合的家長和幼兒,評比出“環保小明星”“愛護環境小衛士”等,讓家長和孩子們更加喜愛參加環保活動,進一步讓幼兒和家長在鼓勵與表揚中養成良好的生態環保好習慣。
幼兒園的教育需要家園一致,在開展各種生態活動中,家長們逐漸認識到生態教育對于孩子,甚至家庭的重要性,他們希望給孩子一個綠色的童年。現在我們的生態教育已經慢慢走人了家庭,并融入了每個家長和幼兒的心里。
【利用家長資源開展幼兒園生態環境教育】相關文章:
• 淺論紀錄片《幼兒園》的敘事藝術
• 新時期幼兒園教研活動實施分析
• 重慶市西南醫院幼兒園:幼兒園早操質量分析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 淺談幼兒園數學的操作性學習
• 幼兒園開展性教育的內容與實施
• 談談幼兒園中的游戲教學
• 幼兒園的peer pressure
• 如何管理好一所幼兒園
• 農村幼兒園新困惑
•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 宋慶齡幼兒園:孩子們的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