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把學會共同生活作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內容之一,學會共同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說明了學會共同生活的內涵,其次對其必要性和艱巨性進行了分析,再次闡述了學會共同生活教育從幼兒園開始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在幼兒園進行學會共同生活教育的建議策略。
關鍵詞 學會共同生活 教育途徑 幼兒園
1學會共同生活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解
1.1概念界定
“學會共同生活不僅僅是技巧和藝術,也是一個人生命題,是一個基礎文明,其本質內涵在于:一要了解自身、發現他人和尊重他人。二要學會關心、學會分享和合作。三要學會平等對話,互相交流與溝通。”
1.2理解
共同生活不僅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還不可避免地包含了競爭。共同生活不是某一時刻或一段時間內的共處,而是長期,持久的共處。共同生活不僅發生在某一組織內部,還發生在組織與組織之間。共同生活是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凝聚在一起,最終在實現共同目標的同時也實現每個個體的價值。共同生活的內涵是發展著的,其內容還有待人們在參與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挖掘。
2學會共同生活教育的必要性與艱巨性
2.1現代社會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需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需要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首先,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好心情的基礎,而好的心情又是創新活動的心理基礎。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情緒積極愉快時,智力活動更加活躍,心理束縛更加少,靈感和創造力也會在情緒良好的狀態下產生。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活動越來越多地走出了單純個人的圈隅而成為一種集體智慧的活動。
2.2我國社會人口構成特點及城市生活特點對學會共同生活教育的需要
從1983年我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正式實施至今,我國出現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特大規模的獨生子女群體,這一群體同時成為我國社會教育對象的主體。由于獨生子女成長的環境相對單一和封閉,致使他們從小缺乏與兄弟姐妹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意見分歧、彼此合作的心理磨練。
2.3市場經濟對道德領域的挑戰使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更加艱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在促進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給我國社會建設帶來巨大的挑戰,其中對道德建設的沖擊最大,學校的德育工作產生了新的困惑。商品經濟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有力的刺激著義與利的沖突,使道德的本質屬性“利他性”變得越來越脆弱。經濟的發展與文化多樣性的雙重沖擊,價值觀念模糊,信仰危機,功利主義,拜金主義,誠信缺失,社會責任感欠缺等在道德領域泛濫。這與學會共同生活的內涵發生碰撞,使得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變得十分艱巨。
3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的緣由
幼兒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幼兒園教育通過健康、社會、藝術、科學及語言五大領域的教育滲透著對幼兒體智德美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對幼兒一生的成長發展至關重要。而幼兒相對于成人,更容易受到環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如若從幼兒園開始對幼兒進行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必將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而牢固的基礎。
4幼兒園學會共同生活教育的途徑
4.1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從小培養幼兒的科學人文情懷
學習科學知識,重要的是培育一種科學精神,一種求真、求實、創新、奉獻以及懷疑、批判的精神;學習人文知識,主要是領悟人類文化所體現的最根本精神,是對人的價值、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關注,是對人的關懷。
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需要人文學科的知識和必要的人文教養。對幼兒進行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教育,建議通過課程來影響幼兒。對幼兒的培養,不需要向幼兒灌輸大量的知識,而是側重于形成一種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幼兒園不單獨開設德育課程,而是將道德的培養潛在的融合于各門課程中;在活動目標的設計中,情感目標從來不會缺少,這就為幼兒園通過課程進行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4.2注重幼兒園隱性教育的功能
某種準則的形成是內外因素相互作用,最終內化形成的。學會與人共同生活也不是說教所能奏效的,它需要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體驗后內化而得。因此,幼兒園要注重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功能,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理念除了與課程融合外,還可以滲透于幼兒園日常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入園,離園,游戲,環境創設等,挖掘各個環節中所蘊含的有效素材。
4.3創新幼兒園班級管理模式
班級是幼兒共同生活的基本場所。早期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會影響整個幼兒園生活以至將來的社會生活。在班級管理方式上,強調幼兒自我管理的同時,創新班級管理模式,努力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和活動氛圍。同時作為班集體直接引導者的班主任,在班級形成初期的作用應該被得到重新認識,工作的重點應該在對幼兒做人、做事、良好行為習慣的行程上,適時地幫助和指導幼兒在與人共處中遇到的困惑,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與體驗。
參考文獻
[1] 李雯.教育的四根支柱[J].世界教育信息,1998(03):2-7.
[2] 張茂林,董澤芳.教育的四個支柱對大學教學的啟示[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1(04):78-81.
[3] 鄧睿,李家成.學會共同生活:當代學生成長的需要[J].思想理論教育,2009(07):19-24.
[4] 丁福良.“學會共同生活”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著力點[J].經濟理論研究,2009(05):105-106.
[5] 褚紅芳.淺析教育四大支柱的現實指導意義[J].教育戰線,2010(04):77.
[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7] 孟琨.淺議“學會共同生活”對大學教育的啟迪[J]山東農業管理干部學院,2009(5):177.
【幼兒園學會共同生活教育的途徑選擇】相關文章:
• 幼兒教師壓力應對調查研究
• 幼兒園教師職業價值觀的特征
• 幼兒園教師家長工作經驗
•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教師表揚行為研究
• 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 幼兒園設計中思考的問題
• 幼兒園舞蹈教學研究與探討
•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導入方法
•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自然材料利用探究
• 幼兒園詩歌教學三部曲
• 現代幼兒園管理模式的多樣化
• 幼兒園游戲課程建構思路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