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樂是一種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因此,
音樂教育離不開生活氣息,踐行生活化的音樂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幼兒園音樂教育對于幼兒的成長及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自然不能脫離生活化。本文從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意義,幼兒園音樂教育現存問題,相應的解決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生活化水平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 音樂教育 生活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282-01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藝術教育的深入普及,幼兒園音樂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符合現代家長內心想法的課程安排,也使得很多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接受了較早的教育�?梢姡變簣@音樂教育生活化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這種意義是其他教育內容所無法取代的。
�。ㄒ唬┯變簣@音樂教育生活化有助于幼?焊?好的踐行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所提倡的重要內容,其對于個人的學習成長都有著非常明顯的益處。幼兒園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中不可剔除的內容,關系著幼兒自身綜合素質基礎的構建。因此,彰顯音樂教育的生活化,能夠使幼兒更加容易的接受音樂教育,從而在音樂教育中不斷的培養各種素質,滿足我國素質教育的內在需求。
�。ǘ┯變簣@音樂教育生活化有助于幼兒更好的積累專業技巧
幼兒園音樂教育不單單是組織幼兒進行唱歌跳舞,其會在教育過程中傳遞一些最為基本的學習技巧,掌握了技巧,幼兒才能更加積極的配合老師完成教育活動。專業技巧一旦被幼兒所熟練掌握,對于其今后的深入學習,培養自身的愛好都非常有價值。因此,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實現生活化,才能拉近音樂與幼兒的距離,讓幼兒在學習中掌握技巧,確保優質教育效果的實現。
�。ㄈ┯變簣@音樂教育生活化有助于幼兒更好的樹立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是我國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審美意識的樹立應當從幼兒階段抓起,只有如此,才能讓“真善美”的觀念在幼兒心中發芽扎根,才能讓幼兒接受正確思想觀念的洗禮。因此,幼兒在老師的帶領和鼓舞下,會通過音樂學習,知曉審美意識的存在,學會將生活中的事物與音樂有機融合,使審美意識轉換為現實的鑒賞能力。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現存的問題
幼兒園音樂教育對于幼兒的成長非常有益,這既關系到幼兒的切實利益,也關系著幼兒園的長足發展。幼兒園的教育仍然有其特殊性,不能被無端的忽視。因此,幼兒園音樂教育同樣要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就需要明確幼兒園音樂教育現存的問題。
(一)脫離了幼兒的認知特征
幼兒在接受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與老師實現較好的配合,能夠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釋放自己的天性。然而,很多老師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過程中,完全忽視了幼兒已經形成的認知能力。幼兒對音樂有著屬于自身的理解,老師往往給予全盤否定,認為幼兒對音樂毫無理解力。
(二)忽視日常生活物品對幼兒的啟迪作用
很多時候,生活中物品都可以成為音樂教育的載體或者器材。然而,老師往往更加注重所謂“高大上”的理論,而未能細心留意生活中能夠被音樂教育所利用的物品,比如吃飯用的碗,盛菜用的盤子,或者盛水的茶杯等,這些也可以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發揮出一定的作用,但老師卻很少針對生活物品對幼兒做出音樂層面上的啟發。
�。ㄈ┎荒芎侠磉\用幼兒已經形成的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往往也可以運用到幼兒音樂教育當中。但是,在現實的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老師很難發現幼兒音樂教育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致使音樂教育嚴重脫離了生活,幼兒最為基本的生活經驗被擱置。
三、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水平的策略
幼兒園音樂教育對于幼兒的成長非常有益,面對其現存的問題,我們仍然要加以明確,利于今后采取科學可行的策略,確保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具備多角度的保障,從而切實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水平。
(一)高度注重幼兒的認知特征
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為幼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幼兒雖然年齡不大,但是有著與其年齡相呼應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其對于不同樂曲的感知能力,必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強化,從而形成與獨特樂曲的特有情緒;此外,幼兒還喜歡對自然界的聲音進行模仿,從而也使得幼兒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不斷的鍛煉。因此,老師要學會在生活化素材、環境、教育等方面入手,為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向幼兒傳遞一定音樂知識技能。比如,可以結合幼兒廣播體操播放《世界真美好》這首歌曲,幼兒在做操過程中,也能夠體會到生活的美好與精彩;例如,《辦家家》這首音樂,可以讓幼兒體會到與同學友好相處的重要性,利于幼兒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和鞏固。
�。ǘ┌l揮日常生活物品對幼兒的啟迪作用
音樂是生活的升華表現。因此,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過程中,通過日常生活物品來完成同樣受益匪淺。注重從日常生活中分析思路,才能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的生活化特征,才能更加容易的接受音樂教育,提升對音樂教育的興趣。比如,老師可以先讓幼兒不斷的模仿和創新打擊樂,可以通過鍋碗瓢盆作為樂器,激發幼兒的音樂學習欲望,在打擊過程中,老師要鼓勵他們注意傾聽生活中不同物品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幼兒有著很強的好奇心,老師還可以親自上陣,將生活用品演奏出不同的聲音,讓幼兒在識別聲音的過程中對音樂教育充分興趣。
�。ㄈ┖侠磉\用幼兒已經形成的生活經驗
如前所述,幼兒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已經具有了屬于自己的思維,能夠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念和感知能力,盡管這些素養還比較有限,但是不妨礙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對其充分利用。因此,老師要細致思考,注意發現幼兒音樂教育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讓音樂教育回歸生活,讓生活融入幼兒音樂教育,要學會利用幼兒有限的素養,讓他們全面感受音樂所傳達出來的內容與情感。比如,在學習
兒歌《辦家家》時,老師可以讓幼兒根據歌曲的內容扮演不同的角色,讓他們在角色定位中體會
兒歌的內容及所表達的情感,同時也讓音樂的快樂感染幼兒,培養他們樂觀的性格。
四、結語
不難看出,幼兒音樂教育的生活化是將音樂教育通過更富生活氣息與色彩的形式加以完成。因此,我們需要高度重視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不斷的優化音樂教育生活化策略,將豐富的內容不斷的傳遞給孩子,讓他們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提升音樂興趣,感知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趙英梅.讓音樂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關于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音樂大觀.2012(8).
[2]程欣.芻議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生活化[J].北方音樂.2016(12).
[3]姜碩.試論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傾向[J].成功(教育).2011(6).
[4]陳歡.淺談幼兒音樂教育活動[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8(6).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育生活化】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小班音樂教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