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發展離不開環境,近幾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環境與兒童的“呼應”,但在實踐中,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往往止步于“欣賞”層面,通過視覺給予教育的引導。這種低層次的“互動”顯然不能達到我們對幼兒全面發展的訴求。國家教育部2012年9月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除了評價指標對于教育行為的指導意義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我們的關注點從“課程”遷移到“人本身”,這就越發要求我們在環境中更大程度地提供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的場所。環境中的各種活動區是幼兒直接參與操作與環境互動中動手、動腦體驗的最佳平臺,幼兒在其中可以發展認識、積累經驗、提高能力。讓我們從活動區的創設開始,為孩子們營造快樂的自主體驗空間吧!馬上行動,孩子和我們都會從中受益。
嚴格地說,區域活動的設計,設計的不是具體的教育活動,而是活動的材料、環境。將教育意圖或目標轉化為活動材料和環境,通過創設環境來影響幼兒的活動,再通過幼兒的活動達到預期的發展。以下就是班級活動區設置五步曲
第一步:依據班級幼兒特點擬定活動區域種類,整體布局
1.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與發展需要擬定了活動區的種類。
小班重點區域: 安撫角、娃娃家
中班重點區域:建構區、角色區、閱讀區、益智區
大班重點區域: 建構區、角色區、表演區、科學去
2.考慮本班幼兒男女比例。
女孩多重點區域: 角色區、表演區
男孩多重點區域: 建構區、科學區
3.創設活動區的目的本就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因此,在創設時,就要考慮盡量滿足幼兒認知、情感、社會性、語言、動作技能等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4.幼兒人數與活動室面積決定了活動區的數量和規模。一般來說,每個活動區的最佳容納量是5~7人,因此在設計活動區時,必須考慮幼兒的人數及活動室可能提供的空間,不能過于擁擠。
第二步:按基本要求初步規劃活動區布局圖
空間布局注意事項
1.動靜分開,減少干擾
動態區域:表演區、建構區、角色區
靜態區域:科學區、益智區、閱讀區、美工區
2.相關相鄰,互聯互動
娃娃家,可以把圖書區和它相連;娃娃家還可以和積木區、表演區相連。這些方式
都是為了讓娃娃家有更加豐富的主題。如果跟商店相連,他們就想到要去買東西;如果和搭建區相連,他們就會帶“孩子”看搭建的場面。這樣會有一些語言的互動。
3.三源恰當運用,安全便利
閱讀區最好靠近自然光源充足的地方;科學區、美工區最好靠近水源;表演區最好靠近電源。
第三步:根據布局圖規劃區域之間的分隔
活動區分隔的基本要求:1.活動區分隔要一目了然;2.兼顧游戲的隱蔽性和開放性。
常用的地面隔斷有:玩具柜、紙箱板、廢紙箱、地墊等;
常用的空中隔斷有:紗簾、光盤、幼兒手工作品等.
第四步:創設區域小環境
規范:風格、方式、色調要統一。 便利:便于幼兒操作;便于教師管理
美觀:色調搭配合理;造型生動有趣。 特色:凸顯本班特色
①統一標志、區域牌。
②制作進區卡。
進區卡是進入區域的憑證,起著調控區域內人數的作用。
進區卡的種類:
插嵌式:區域口設置一定數量的卡袋,幼兒進入區域時把自己的卡片插入卡袋,卡袋無空位則為滿員
懸掛式:區域口懸掛一定數量的卡片,幼兒進入區域時取一張卡片掛在身上,卡片取完則為滿員。
③制作物品標識
物品標識的目的:便于材料的收納管理。
物品標識的類型:數字標識、數量標識、圖形標識
④制定規則
規則的目的:規范行為、提示規則、示意步驟、豐富情節
提示的種類:人數提示、操作提示、情境提示
如何讓幼兒掌握一般性規則
第一:建立規則,讓大家知曉并認可:和孩子共同商量制定,用孩子能明白的方式
第二:體驗規則,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在
兒歌中愉快體驗,在視頻中觀摩體驗,在操作中證實體驗,在評價中反思體驗。
第三:內化規則,讓規則成為習慣:關注細節、長期堅持、堅持強化
⑤提供記錄性環境:記錄表記錄、作品記錄、照片記錄
第五步:按照已完成的設計實施活動區布局
對幼兒:發揮隱形助教的作用、激發操作興趣、維持探索欲望
對教師:減輕管理壓力、達成教育目標、內化活動規則
總之科學建構活動區,是有效開展區域活動的第一步. 請相信自己的心靈手巧,和對幼兒教育的專注,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努力為幼兒提供多維環境,和幼兒共同不斷地實踐、觀察、發現、思考、討論,我們收獲的是感動和驚喜,感動的是幼兒學會了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完全意義上解放了手、眼、腦,實現了自主建構,主動學習,驚喜的是幼兒無窮的創造力、想象力。區域環境創設的實踐研究,充滿著活力和生趣,讓我們創設最優化的環境,使之更接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為幼兒營造一個更為自由發展的空間吧。
【幼兒園區域創設五步曲】相關文章:
• 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活動的策略
• 利用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園計算教學
• 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活動
• 農村幼兒學前教育論文
• 論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及其培養
• 挑選幼兒園實用說明書
• 幼兒園課程需要生活化
• 幼兒園亂收費不缺禁令缺監管
•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教師的提問技巧
• 幼兒園教學特點及教學方法創新
• 淺析幼兒園綠色生態課程建設
•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