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礎,目前,一些小縣城和鄉鎮的幼兒教育還附屬于小學,由小學統一管理,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為了加強幼兒園的科學管理,提高教育和保育的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應關注附屬于小學的幼兒園,促進其健康發展。
【關鍵詞】健康發展;改變觀念 ;激發動力;自主發展;自身提高
附屬在小學里的幼兒園,與獨立的幼兒園相比,有諸多的不一樣:從辦園條件來看:與小學連系在一起,規模小,由小學兼管,還要受小學的約制,沒有相對的獨立性;從師資配置來看:幼教專業和小學年齡偏大的教師搭配教學,不增舍保育員崗位;從分工來看;幼教專業教師還要承擔小學每周不低于4節的藝體課,任務偏重,不利于幼兒園的教學;評價標準不一:在一日生活中,重上課,輕游戲,重讀算,輕能力的培養;地位懸殊:由于部分人存在著偏見,幼兒教師易被歧視,不利于幼兒教師的自主發展和自身提高。為了小學附屬幼兒園健康的發展,我想從以下幾點談談。
1 改變觀念認識
1.1 從管理入手,改變觀念。
1.1.1 制定辦園標準,提出要求。
在辦園條件,辦園規模,教育改革,幼教師資上做到“四必須”。辦園條件:要舍得投資,要有相對獨立的園舍和戶外活動場地;每班1件戶外大型器械;每班保證不少于3件玩具柜;游戲材料充足。辦園規模上:不局限于現有班級,要有擴大規模的意識。在教育教學上:必須執行《幼兒園教育綱要》,嚴格按幼兒園一日生活進行安排,體現以游戲為主的基本活動。在師資配置上:每班必須配備不少于2名保教人員,逐步實現幼教專業率100%。
1.1.2 嚴格管理,規范辦園,加強引導。
積極引導,創辦規范化的幼兒園:規范化小學附屬幼兒園,教育局要給予相應的扶持,鎮中心園和小學附屬幼兒園的園長,專管幼兒園教學,由各園推薦或教委選派,以保證小學辦園的幼教化,不走樣。
發揮優質幼教的示范性,指導優質園所晉級進關。如:增加市示范園,市一級園,指導鎮中心園,達到市中心園標準,來唱響幼教主旋律,堅守幼教核心價值,推廣科學的幼兒教育。
加強督導評估:有效改變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督促辦規范小學附屬幼兒園,開展每日1小時室內自選游戲區角活動,2小時戶外活動,每班3件以上玩具柜,衛生保健4項(衛生 安全 消毒 膳食)工作和5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內容的檢查,改變小學化傾向。
1.2 從提高師資水平入手,改變小學化觀念。
1.2.1 目前存在師資緊缺,要及時補足幼教師資,因此,要招聘幼教專業教師,不能隨意招聘。幼兒教師不在兼職小學教學,立足于幼教事業。解決師資緊缺問題。
1.2.2 加強師資培訓,讓每一位教師都有學習的機會,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能,全面落實《綱要》精神,杜絕小學化的各類培訓。
1.2.3 開展針對性的教研活動。如:怎樣將小學附屬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周計劃表表格怎樣設置合理;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1.3 從家長入手,改變家長評價觀。
1.3.1 在幼兒園開展家長的培訓,及時召開家長會,給家長一些具體的幫助,使家長進一步明確:該如何配合幼兒園教育好孩子,做到家園的一致教育。
1.3.2 把科學的幼兒教育延伸至每個家庭,通過建立家園聯系卡,在教室內辦“家與園”專欄,通過通俗易懂的話語或圖片,讓家長理解科學的幼兒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為促進每個學齡兒童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2 促進幼兒教師自主發展和自身提高
幼兒園是教師自主發展的發生環境,積極的環境氛圍,合作的團結,優秀的領導人,先進的觀念和豐富的培訓機會,使個體更加專注敬業。幼兒園應采取大教研活動,外出參觀學習活動,教師主題組討論活動,課題科研等,通過為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計劃來明確教師的發展方向。
教師“自主發展”和“自我提高”的心理需求是 教師自主發展的根本原則,教師的自主發展還必須具有“自主成長”的身心支持性因素,這就需要幼兒園的管理者為教師的自主發展創造一定的支持性環境,提供一定的支持性條件。
2.1 營造人性化的職場環境,提升教師職業道德。
幼兒教師面臨繁冗的工作壓力,不合理的褒獎,心理上易產生不穩定的消極情緒,使教師的職業道德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降低教師的工作倦怠,營造一個人性化的職場環境就顯得異常重要了。譬如,打破以往的領導者“一言堂”,讓教師充分參與幼兒園的民主決策,公平競爭優和先的評選,共商共議,共同發展;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教研氛圍,鼓勵教師獻計獻策,張揚個性。再如,解決有困難教師的后顧之憂,讓教師愛園如家,提高教師的歸屬感;為教師舉辦各種休閑娛樂活動,保證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張弛有度。
2.2 激發教師的內在動力,提高教師自我效能。
教師的內在動力是其自主發展的根本原因。激發教師的內在動力就是要充分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滿足教師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需求,充分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實際的工作成就、自我評價能力、學習能力、對集體對同事的信賴感等都是影響教師內在動力的原因。譬如,為教師提供有競爭力的崗位,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為教師提供有吸引力的獎勵,奉獻智慧,張揚個性;為教師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不斷提升,重點培養。作為管理者,深入挖掘教師的個人特點,幫助教師明確個人發展的方向,鼓勵教師創新探索,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積累工作業績都是激發教師內在動力、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措施。
2.3 完善園本研修制度,做科研型教師。
保證教學研同期互動是教師自主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人”包括學生和教師,作為管理者而言,為教師創設條件,讓教師有機會同時參與教學、學習、研究,對于提高教師的能力是非常顯著的。園本研修是促進教師自主發展的根本支持條件。譬如,加強教師科研意識的培養,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有反思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通過制定明確的目標來提高教研組活動的效率,通過教師自主申請教研課題喚醒教師的科研意識,通過教師參與課題研究來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通過廣泛地參觀學習開拓教師的思路,做一名科研型教師。
2.4 形成教師自主發展的制度保障。
形成科學、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促進教師自主發展的制度保障。幼兒園工作非常瑣碎,因此,完善和細化管理制度就顯得非常必要了。譬如,制定教師個人發展計劃制度、教師帶教制度、教師評價制度、教師學習制度、職稱評定制度、等各個方面均應規范化,并且定期為教師提供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邀請專家學者入園指導教師教研的機會等。對于教師的個人發展來說,應幫助教師明確個人發展方向,制定個人自主發展計劃;制定教師自主發展的具體內容和支持策略;形成教師自主發展的監督、評價體系。讓教師以“熱情服務,精心育人,團結奮進、改革創新”為奮斗目標,以更加蓬勃向上的精神迎接燦爛美好的明天,讓附屬于小學的幼兒園健康的發展!
【淺談小學附屬幼兒園】相關文章:
• 選幼兒園or填大學志愿?
• 幼兒園值日生工作的有效開展
• 幼兒園手工教學活動模式淺析
• 游戲式幼兒教育模式構建初探
• 幼兒園班級精細化管理經驗談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 中國學前教育對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 孩子不肯上幼兒園
• 幼兒教育模式創新研究
• 學前教育公益性改革思考
• 差異化教學在幼兒教學中應用
• 南陽市臥龍區部分幼兒園音樂教學情況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