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347-02 幼兒階段是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做好幼兒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幼兒園教育作為人生系統教育的開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育如何將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做好幼兒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好幼兒工作必須加強幼兒園管理。作為管理者,在教育觀念上要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確立培養完整兒童理念;在管理思想上要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增強教師的主體意識;在管理行為上,要采用柔性管理的方法,注重營造健康向上的園所文化氛圍。只有創設科學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教育管理,努力改進教育教學工作,讓有效的管理成為管理者的唯一之道。
1.講究管理藝術,關心尊重教師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基本層次,其中之四是尊重的需要,在交往中渴望別人的認可,不僅自尊,而且也期望別人尊重。幼兒園教師是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而且我園年輕教師占了三份之二,感情細膩,爭強好勝,自信自尊是共同的特點。孟子曾說過一句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工作當中園長把自己定位在與其他教職工平等的位置上,以愛換心,真心實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師,幫助教職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尤其對于年輕的教師。激勵方式有多種多樣:如表揚、獎勵、晉升等等,但不管哪一種,都離不開個人價值的體現。我覺得有時精神上的關懷比物質上的獎勵更有意義,有些員工她可能沒有等到物質上的獎勵,但她卻實現了自我價值。有句話說得好:"管人要管心,關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這種真誠的關心,真誠的情感投入,不僅增進了與教師們的友誼,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她們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2.加強自我管理,保證辦園質量
在教育管理中突現自我管理的思想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在發達國家,學生、家長作為教育的消費者,擁有挑選學校的權利。學校要保證生源和財源,就必須向管理要效益,要質量,以求得發展。這也是我們幼教發展的必然趨勢。為適應這一發展要求,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自身首先應轉變觀念,增強自主辦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意識,尤其應增強自主經營的意識,力求按市場經濟的規律來實施幼兒園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如:我園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組織教職工參與研究、討論,形成"制度為我們服務"的共識,所確定的考核制度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維持了有序的工作秩序,使教職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各盡其職、各顯其能,促使全園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隨著學前教育改革的變化而變化。
3.注重以點帶面,追求集體成長
《綱要》全新的教育思想,賦予了教師更多的工作空間,同時,也對幼兒園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園長應把握好骨干教師培養和全體教師共同成長之間的關系,更多關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使每位教師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及聰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對青年教師,他努力幫助他們分析工作中的長處和短處,并積極創造條件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為形成個人風格作準備,經常性的派遣青年教師外出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鼓勵其參加學歷進修,為青年教師找好師傅,進行師徒結對,共同提高;對中年教師他設法幫助他們找出各自的獨特的風格,并不斷加以總結。
為此,一方面我園把培養優秀骨干教師列入幼兒園五年發展的規劃中,重視人才的培養,讓每一個教師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及努力的理由。另一方面由于我園幼兒教師年輕,特別是剛上崗的新教師確乏經驗,談不上職業的成熟,更談不上將自己教育的行為內化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如何使她們主動順應幼教改革、逐步成熟,為幼兒園的發展早日挑大梁,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就要關注她們,提供適宜的機會,組合新老教師開展"師徒結對"、"一幫一"活動。挖掘新教師的潛能使她們早日成材而提供良好契機。事實證明,瞄準苗子、有的放矢、規劃培養,不僅有利于教師個人的成長,對集體來說,也是一種收獲。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我們幼兒園的教師頻頻在市級以上的各項基本功、評優課、
論文、方案設計等活動中得獎。
4.抓好幼兒的常規教育是班級管理的關鍵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的常規如果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就會直接關系到教師的管理工作。《綱要》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要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要想引導幼兒自我管理,也必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以下幾點:一是師生共同討論,制定活動規則。討論是孩子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而確定一種最佳方案的過程。討論能讓孩子獲得正確的認識,調節自己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知識時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我在制定班級活動常規時,經常與孩子們共同討論制定活動的規則。二是發揮評價功能,調整已有規則。孩子是在老師和同伴的評價中成長的,他們非常在意這種評價。所以在每天幼兒即將離園時我總要對她們一天的表現進行評價。在評價中讓孩子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如一次快放學時,我給孩子們發小紅花。當我問琪琪小朋友能不能得到時,小朋友們異口同聲說"不能!"我問:"為什么他不能得到小紅花?"明明站起來理直氣壯地說:"他今天洗手時把水澆到別人身上。"妮妮說:"他在廁所里打人。"文文馬上補充說:"我還看見他把玩具扔在地上。"孩子們對琪琪的表現非常不滿。于是,我馬上抓住這個契機,問孩子:"那你們說說怎么做才能得到小紅花?"孩子們紛紛說開了:"要和小朋友團結友愛!""不能隨便玩水。""不能亂扔玩具。"其實,孩子對于一日規則是早有所知的,但是今天琪琪小朋友沒有遵守規則,引起了孩子的不滿,事后我讓幼兒再次討論規則,這其實是在對已有規則進行了重新的認識和思考。由此可見,在常規培養時我們要發揮好評價的教育功能,以促進規則的調整和完善。三是運用文學作品,促進規則養成。文學作品具有較強的感染性和表演性,適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
只有做好幼兒園的管理工作,才能夠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幼兒教育過程之中,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等方面的健康發展,為孩子全面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
【如何做好幼兒園管理工作】相關文章:
• 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節約教育
• 班級氛圍與幼兒身心發展
• 幼兒園繪畫教學反思
•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之我見
• 我看幼兒園的評比、競賽活動
•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多樣化改革研究
• 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應對策略
• 淺談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探索
• 幼兒園進行禮儀教育的探索
• 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相關思考
• 幼兒園“奇葩逃學”的背后
• 幼兒園情境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