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愈來愈惡化,矛盾愈來愈尖銳,競爭愈來愈激烈,節奏愈來愈緊張,人際關系愈來愈復雜。這一切,都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極為重要。
首先要寬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斗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本性,學生就會更快地改正錯誤。
其次要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我們不能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藹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愉快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微笑著面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心。我們不能在學生面前表現得很脆弱或是很隨便,如果老師做得還不如學生,就會對老師不信任,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偉大而高尚的,他們甚至認為老師就應該是完人、圣人,沒有缺點,從不犯錯誤。因此我們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一言一行都作出表率和楷模。
2.在數學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提供愉快、和諧、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學習。如:在“果汁吧”活動中,課前在數學角里布置一個果汁店,店里擺滿了空果汁瓶數個、白開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樣大小的紙杯10個、彩色筆若干,等等。老師當果汁店的老板。選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讓幼兒輪流當老板和客人。這樣使幼兒在愉快、寬松的環境中了解了瓶子和杯子之間的容量關系,從而又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大家分享了開果汁吧的樂趣,使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內容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要相似于幼兒生活,相似于幼兒心理發展,相似于動物性,相似于幼兒的好模仿、好戶外活動、好奇、好合群、好成功、好稱贊、好動、好游戲。
3.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采用多種信息刺激幼兒的各項感官,使大腦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這樣能使幼兒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學習中。在欣賞《天安門》一課中,我在多媒體
課件中準備了天安門城樓的各種角度的圖片,利用投影儀向幼兒一一展示出來,必要時把圖片進行放大、縮小,使幼兒能全方位地進行欣賞。瞧:雄偉壯麗的天安門上,金黃的琉璃瓦閃閃發光,十根紅柱結實雄壯,八盞宮燈放射紅光,莊嚴美麗的國徽掛在天安門上,領袖的畫像掛在正中央,一面面紅旗迎風飄揚。面對這莊嚴的畫面,幼兒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種崇敬、向往的情感,緊接著,通過
課件真實再現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激動場面。并再一次放大莊嚴的國徽,引導幼兒把天安門和時代背景聯系起來,幫助幼兒理解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激發幼兒熱愛天安門、熱愛祖國、熱愛來之不易的新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幼兒隨著優美的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自由地邊舞邊唱,使情感得到升華。
在汶川大地震后,為了直觀地讓幼兒了解地震,我們在活動中先播放錄像片,讓幼兒直觀形象地看到大地劇烈震動,房屋倒塌,道路錯位,路面升降成臺階,樹木被連根拔起的景象。幼兒被這恐怖的畫面驚呆了,他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此時再讓幼兒分小組說說這是一種什么現象,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關地震的情況說給同學聽一聽。再從現實中推測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地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地殼的不斷運動,在地下的巖層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內部的壓力的時候,地殼發生了斷裂,這時地震就發生了。在教學中孩子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情緒激動,興趣濃厚。
4.善于激發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
4.1通過欣賞大班幼兒的作品激發幼兒繪畫興趣。
在開學初,我把以前大班幼兒留下的圖畫作品布置成一個展覽,供小班幼兒觀看欣賞。一幅幅色彩鮮艷、畫面充滿童趣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們邊看邊發出贊嘆:“哇,好漂亮啊�!蔽易プr機及時鼓勵孩子們,只要你們愿畫、大膽地畫,就一定能畫得這樣美,甚至比哥哥、姐姐畫得更美。
4.2開展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受年齡的限制,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對一項單一的活動興趣不能持久。所以在這學期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對繪畫活動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比如“手掌印畫”、“拓印圖形”、“紙團壓印”、“泡泡畫”和“涂色”等活動。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玩色活動。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接受色彩的刺激,對色彩產生了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欲望。
4.3運用趣味形象語言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不會邊觀察邊畫,往往急于求成,畫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亂,有的孩子則表現得無從下手,有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教師盡可能地運用形象性的語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幫助幼兒掌握繪畫要領,使其大膽地作畫,比如畫“小老鼠”,我是這樣說的:“一條小路,變座小橋,小小眼睛,短短胡須,畫畫。”孩子們邊念邊畫,很快地在不知不覺中,一簇美麗的焰火就畫好了。形象性的語言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使孩子們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繪畫,效果更好。
5.運用靈活多樣的英語教學方法
在幼兒英語教學中,我常用的方法是:模仿跟讀法、肢體語言法和游戲法。
5.1模仿跟讀法。
每一個學說話的孩子都是從模仿別人說話開始的。只有多聽、多學、多練才能使自己會“說”。在英語教學中,對常見的實物,教師可采用“范讀”,幼兒“跟讀”的方法。強調幼兒在發音過程的準確性,并及時糾正發音錯誤的幼兒。
5.2肢體語言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輔助教學。例如:上課前的常規:“Please stand up!”教師可將雙手攤開做向上起的手勢,幼兒會立即明白。若請某個幼兒到前面來:“Come here please!”教師則可做出示意幼兒到前面來的動作,盡量避免了在英語中出現漢語。有一首英文
兒歌《Follow me》,其中有“Nod your head.”(點點頭)“Raise your arms.”(伸伸臂)“Raise your legs.”(抬抬腿)“Bend your knees.”(彎彎膝),教師邊說
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幼兒就馬上明白兒歌的意思,并很快學會。
【幼兒園教學的幾點體會】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學的幾點體會
• 幼兒園教學的幾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