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幼兒園的數學教學形式單一,有嚴重的小學化傾向,非常違背幼兒園的教育規律,給幼兒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努力使數學教學方式方法多樣化、趣味化、游戲化,降低幼兒學習數學的難度,吸引幼兒在輕松的氛圍里學習數學。
關鍵詞:幼兒園;活動;數學教學
在幼兒園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嘗試了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一、趣味圖畫和數相結合進行教學
我們知道幼兒園的小朋友對圖畫感興趣,用多種圖形拼制的人物、動物、花草和建筑物等圖案小朋友更有興趣。把它們再涂上斑斕的色彩用故事進行,幼兒便會通過看圖和理解圖中的意義,幼兒不知不覺地進行了數數、分類、計算,認識了幾何圖形、認識了數和形之間的關系等。改變了抽象的枯燥的教學,讓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情境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二、運用多感官及游戲活動和數相結合進行教學
學齡期的小朋友非常喜歡游戲活動,游戲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的各種感官參與到活動之中。我們知道幼兒的感官知覺是發展的最好的、最早的、最快的心理活動,感官接受的刺激能加強對幼兒大腦的印象和幼兒對活動的理解。幼兒的注意力控制時間短,因此變換的游戲活動能幫助幼兒在注意力方面的延長。把數學概念有機地滲透在游戲活動之中,幼兒不但有興趣而且很快地掌握了數學。如,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小朋友通過游戲不僅掌握了時間概念,還學會了數的加減。最關鍵的是小朋友非常喜歡游戲,百玩不厭。
三、日常生活中和數相結合進行教學
日常生活中數概念無處不在,老師要充分運用生活中的這些進行數學教學。做個有心人,反復去接觸強調幼兒們遇到的這些“數”。如:一雙筷子、一個碗、一個老師、許多朋友、教室里、教室外、桌子上、桌子下等等。幼兒輕松地掌握了空間、方位、多少、單雙等等數的概念。
四、組織數學活動進行教學
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中把數學知識的特征和規律融入孩子的生活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孩子去發現、去探究、去總結,達到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
五、適宜地為幼兒在數學活動中提供操作材料進行教學
教師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特點,結合數學游戲活動教學的要求為幼兒制作適合年齡段幼兒喜歡的操作材料。如,漂亮的人物、可愛的動物、可變的圖形等等。在自制的過程中教師讓孩子一起參與自制,會讓孩子對材料更感親切、倍加喜歡,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總之,幼兒園的數學教學不應該是枯燥的活動,而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我們的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游戲方法來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幼兒更加喜歡數學活動。
參考文獻:
楊順艷.關于幼兒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思考.學周刊,2013(6).
【幼兒園數學游戲活動初探】相關文章:
• 學習《指南》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
• 幼兒園的人性化設計
• 幼兒園玩具選擇的指導策略
• 淺析幼兒園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及對策
• 幼兒園歌唱活動組織策略研究
• 幼兒園高收費離譜 等
• 幼兒園語言游戲指導策略
• 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幼兒園新課程
• 數字幼兒園系統功能研究
• 追求幼兒園的有效教學
• 幼兒園打擊樂教學的基本流程初探
• 贛南采茶戲在幼兒園應用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