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是幼兒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一部分,可以培養幼兒理解、感受和創作美的能力,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發展幼兒的智力,對幼兒的全面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進步和普及,幼兒藝術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的廣泛重視。本分從分析我國幼兒藝術教育的現狀,揭示我國目前幼兒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一些新形勢下改善幼兒藝術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幼兒園;藝術教育;存在問題;發展策略
幼兒具有較強的探奇心理,對事物的好奇心較大,但由于理解能力的有限,對于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難以真正把握,對于學習也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藝術教育正好能夠幫助幼兒理解和把握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藝術的直觀性和鮮明性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是非常吻合的,所以幼兒園開展藝術教育的非常有必要的。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開展藝術教育是幼兒工作者需要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一、幼兒藝術教育的意義
(1)豐富幼兒的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是發展創造力的前提,幼兒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稚嫩的特點使得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幼兒園應該把握這一契機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藝術教育包含了手工、
音樂、繪畫、
舞蹈等眾多內容,為幼兒接觸新鮮事物提供了很多機會;同時,在藝術教育這樣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幼兒的想象力能夠得到無盡自由地發揮。因此,藝術教育有利于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2)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人體通過參與一些活動而獲得的關于美的看法的能力,藝術教育中的繪畫、
舞蹈等活動均為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幼兒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適當的肯定幼兒的無意識審美本能、引導幼兒的審美取向,啟發幼兒的審美能力,有利于使幼兒對藝術無意識的積極表現轉化為有意識的審美體驗,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3)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藝術教育自由活躍的教學氛圍和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幼兒活潑好動、樂于動手的性格特點。使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較大的內在滿足感。幼兒通過自己的歌聲和繪畫成果等表達自己對美的認識和感受,在獲得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后,內心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獲得成功感和自信感,久而久之,自信心也會逐步建立和發展。
二、我國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現狀
在素質教育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幼兒藝術教育既有很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又面臨著較大的挑戰。由于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各式各樣的幼兒藝術培訓班如雨后春筍一般快速發展起來,家長也熱衷于讓孩子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各種藝術培訓班,發展孩子的多種藝術能力;然而,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對幼兒藝術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許多幼兒園認為藝術教育需要投資的成本較大,學生生源比較缺乏,這樣的投入容易使幼兒園入不敷出,很多家長認為在幼兒園讓孩子接觸藝術教育還太早,占用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這些傳統觀念的束縛和現實條件的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幼兒藝術教育的發展。
三、我國幼兒園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忽視幼兒的興趣。雖然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強調發展幼兒的興趣和愛好的重要性,但是,我國目前的幼兒藝術教育大部分主要集中于內容教學,目的是完成教學任務,很少從幼兒的興趣入手,考慮幼兒的實際需要和發展水平,忽視了幼兒的興趣愛好,自然也就扼殺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幼兒藝術教育中,幼兒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當前我國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普遍存在“老師這樣做,你們也這樣做”的現象,教師通常讓幼兒觀察模仿老師的做法,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幼兒的主體性,也不利于幼兒能動性的發揮。
(3)忽視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人的自我意識從幼兒階段就開始有所發展,對世界的感知能力也是從幼兒階段就開始的。幼兒對于事物的好奇心使得他們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欲望,希望在藝術課堂上充分展現自我并獲得同學和老師的認可和表揚;然而,我國目前的幼兒藝術教育常常忽視了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通常把幼兒的活動圈定在刻板的模式下,讓幼兒跟著教師的步驟來,壓抑了幼兒自我表現的意識,對幼兒繪畫等藝術活動過多的干涉,約束了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難以切實實現自我表現的需要。
四、我國幼兒園藝術教育發展的策略
(1)創新幼兒藝術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幼兒園教師在選擇藝術教育的內容時要更多的貼近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的特點開展藝術教育活動。首先,選擇的教學內容要是與幼兒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其次選擇的教學方式要具有開放性,為幼兒提供更多自我思考探索的空間;最后,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緊跟時代發展的需要。例如,幼兒教師可以更多地學習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的一些活動和教育方式,適當在幼兒園內開展親子教育,鼓勵家長多多參與到與幼兒的藝術創作活動之中,讓幼兒在與親人的互動過程中更加輕松自由而真實地表現自我。
(2)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藝術創作。幼兒的好奇心比較強,想象力也比較豐富,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并培訓幼兒,將幼兒的想象力轉化為創造力。當幼兒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與現實情況不太符合時,教師切不可用“不對”、“不應該這樣”等言語去評價和限制幼兒的審美角度,打擊幼兒的審美情趣,而應該啟發、引導、鼓勵幼兒的創造活動,捕捉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閃光點。例如,在進行美術教育時,教師可以給幼兒更多自我創作的機會,在繪畫工具的選擇上,讓幼兒自由選擇;可以給幼兒提出一個諸如“美麗的春天”的繪畫角度,讓幼兒自由選擇顏料,自由發揮想象,繪畫出自己認知里的春天。
(3)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現代幼兒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以灌輸為主的藝術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幼兒個性化的發展,支持并鼓勵幼兒的創新想法和創作行為;不應該僅僅用知識記憶和技能模仿來評價幼兒的學習效果,要把“創造性”作為藝術教學的重點指標。例如,開展以“我自己”為主題的美術活動,為幼兒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零食,讓他們自由選擇,允許他們采用自己吃掉、送給同學、保留下來或者拼湊組合等方式處理這些零食,在活動過程中,適當地鼓勵幼兒與其他同學共享零食,或者把自己的零食拼湊成自己喜歡的模型。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藝術教育有利于激發幼兒對生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對藝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幼兒園在進行?術教育的過程中,要克服傳統教育觀念的限制,創造出幼兒易于接受的藝術教育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教育活動,注重在藝術教育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幼兒藝術教育營造輕松自由的藝術氛圍。
參考文獻:
[1]劉鐵芳,顏桂花.基于生命立場的兒童教育:理想與實踐路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5(04)
[2]楊淑萍,郭文文.學校教育中生命價值的異化與回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1)
[3]邊霞,林蘭.走向生態:兒童藝術教育之必須[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06)
[4]張增田.教學交往“對話”品性的迷失與回歸[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5]陳蓉暉,劉霞.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生命化價值取向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
【新形勢下幼兒園藝術教育分析】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淺析幼兒園音樂教學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教學探討
• 開展幼兒園本土教育認識家鄉農作物
• 幼兒園親子活動中教師的有效指導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
•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思考
• 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探析
• 用古人的智慧經營幼兒園文化
• 巧借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
• 五萬元辦家星級幼兒園
• 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