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話題 轉眼又到金秋九月,各大幼兒園都迎來了孩子們新生入學的日子。孩子邁出家門、踏入社會,從此開始更全面、更廣泛地接觸外面的世界,這本是成長歷程中一件值得紀念的喜事,然而許多家長在滿心期望的同時,卻又隱隱懷著各種擔憂:孩子從小習慣了家庭生活,他能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么?他會喜歡幼兒園的老師和保育員么?他能夠和小朋友們和睦相處么?請教各位家長們,如何提前教育和適應,才能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呢?
天使箏箏:
首先要讓孩子從心里接受幼兒園,提前給孩子講述幼兒園的各種好處,或利用
繪本中的描述讓孩子對幼兒園充滿期待;其次要教會孩子禮貌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當老師為自己梳頭、分加餐之后及時感謝,這樣才容易得到老師的喜歡;再就是要多給孩子創造與小伙伴交流的機會,常帶孩子參與各種公共活動,讓孩子掌握與人交往和相處的技巧,才能快速融入幼兒園集體;最后是要提前帶孩子熟悉環境,比如給孩子報名參加幼兒園的親子班,或在周末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
雪舞如蝶:
讓孩子提前愛上幼兒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激將法。我常在兒子耳邊鼓吹幼兒園的種種好處,讓他對幼兒園充滿了熱切向往。2、游戲法。跟孩子模擬上幼兒園的過家家,媽媽假裝老師,發揮想像和孩子假定情景游戲,或者角色互換,讓孩子當老師。3、引導法。很多的幼兒讀物都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孩子初上幼兒園的情景,如《湯姆上幼兒園》等,媽媽可以有選擇地和孩子一起閱讀。只要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疏導,讓孩子打心眼里向往幼兒園,到時孩子一般都能愉快地適應。
餑餑香:
首先父母要樹立幼兒園的良好形象,平時多給孩子講幼兒園的趣事,并暗示上幼兒園是一種榮譽,引導孩子對幼兒園的向往之情。第二、多帶孩子走親訪友,培養他們溝通和交際的能力,克服對父母的過分依戀及懼怕陌生環境的現象。第三、鍛煉孩子的膽量,多帶孩子到熱鬧的場合去,經常參加娛樂活動。第四、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比如自己吃飯、扣扣子、大小便等,安排與幼兒園相應的作息時間,縮短家庭與幼兒園生活、衛生習慣方面的距離,使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定的間接經驗。相信有了一系列的準備,孩子必能輕松自如地踏上入園之路。
質文:
首先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強的孩子特別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很快能適應新的環境。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管十幾個學生,老師很難照顧周全,孩子不會自理就會落后于人,形成自卑心理,不利于性格發展。其次,家長應準備一份寶寶的小檔案,打印好交給老師,里面寫上寶寶的詳細情況,如愛好、生活習性、性格特點、出現哭鬧情況家長一般是怎么解決的等等,以便老師能更快地掌握寶寶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平時家長在言語中也不要以幼兒園作威脅,比如“若不聽話就將你送到幼兒園去”之類的話,很容易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負面印象。
編輯點評:
入園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事,更是全家牽掛的頭等大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家長都認同孩子入園需要提前準備,從作息、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多管齊下,著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以便順利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每個孩子的性情喜好不同,家長的入園準備也應因人而異,只要抓準孩子的興趣點和個性特征,相信每個家長都能將孩子快快樂樂地送入幼兒園。
下期話題:
我要玩你手里的玩具、我想吃最大的蘋果、我要第一個滑滑梯……孩子在稚嫩拙劣的人際交往中,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沖突和爭奪。有的家長愛子心切,總見不得孩子吃虧和被欺負,凡事都教孩子爭先搶奪,以為占盡有利就是為孩子好,殊不知贏得了眼前蠅頭小利,卻輸掉了豁達的心態和人緣。但若孩子一味拱手謙讓,不懂爭取,又害怕他缺乏勇氣和魄力,將來在社會的競爭中落于人后。面對沖突,我們究竟該鼓勵孩子“爭”還是“讓”,這中間的尺度要怎么把握呢?
【提前準備,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相關文章:
• 小班家長會講稿: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 十不問,讓孩子愛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