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幼兒園大多采取嚴格的分班管理制度。大、中、小班及同年齡班之間各有各的活動單元,各有各的場地,互不往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 建筑空間組合多是分隔和封閉的。再加上過分強調衛生和安全方面的原因,基本上排除了班際兒童交往的可能。
而對兒童而言,一座幼兒園就是一座微型城市。他們在其中工作、學習(活動室)、用餐(餐廳)、游玩、閑逛(各種室內外場所)、休息(臥室)……可行走、可躲藏、可觀察、可觸摸。
我們是不是可以思考逐步改變管理模式給兒童更多的自由度?在各自的活動單元內或公共區域中設置更多的游戲空間?
走廊的游戲空間
走廊不單單只有一個交通疏散的功能,更多作為一個展示的空間。錯落有致的作品,是幼兒園豐富的表情。不同年齡的兒童向別人展示,同時又欣賞別人的展示,這里又成了一個交往的平臺。
國外的幼兒園將走廊作為游戲空間設計得更為大膽。材料選用上,鋼管、網孔鋼板、塑料網、木架、鋼構架玻璃板地面等各種材料都敢于嘗試。還有采用走廊與房間脫離的方法,交通體縱橫交錯于立體三維空間中,空間層次豐富,如同工廠中的各種管道,或是未來世界中穿梭的空間交通,時代感與趣味性并存。日本仙田滿先生的富山縣兒童未來館的空中隧道,帶孔洞的筒狀管道懸空于半空中,由剛性繩索靈活固定。兒童行走其中可體驗搖搖晃晃的感覺,四周的光線透過孔洞朦朧地射入管狀空間中,給兒童似夢似幻的感覺。走在去“上課”的路上,走在去“活動”的路上,都是一種游戲。
角色扮演游戲空間
我們都記得兒時對“過家家”的迷戀。不同年齡的兒童在一起游戲,他們能互相指導、演示、模仿,在不同年齡兒童的交往中, 較大的兒童通常起榜樣的作用,被較小的兒童所模仿。反過來,這種模仿又對較大的兒童產生積極的刺激, 促使其更好地表現自己。顯然,這兩方面的作用都對兒童的能力提高和心理發展起到了良性的激勵作用,我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幼兒園游戲中充分利用這種激勵作用?
兒童喜歡扮演成人,在這樣的游戲中獲得成長的快樂。在幼兒園設計中這樣的游戲空間也相應重要起來。我們設計中所要考慮的不應僅僅是滿足相應數目的活動單元,還要在設計中考慮設計兒童進行表演的小劇場,沈陽尚品幼兒園小舞臺,就是為兒童提供展示自己的場所。或者一些特定場所游戲空間,例如醫院、餐廳、學校或者是某些街道的模擬空間,讓兒童體驗不同職業,成功的經驗就是以色列幼兒園。在一些建筑面積狹小的城市幼兒園中也可以考慮將這樣的游戲空間結合到活動單元中,利用靈活的可分割的隔斷進行模擬。
小尺度的交往游戲空間
兒童喜歡躲在帳篷中,墻角處、矮墻圍合及半圍合的空間,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如果在幼兒園的設計中能適當設計類似游戲空間,對兒童來說幼兒園就是有吸引力的地方。挪威設計師霍內福斯設計的向日葵幼兒園就在室外沙坑邊設計了木質小凹室,兒童在沙坑邊玩累了可以進凹室中休息;還可以在凹室中繼續玩沙子。以色列幼兒園則是在室內搭起了帳篷,兒童在這樣的空間中進進出出,自得其樂,或者是作為交往空間,一起游戲。這些空間或許在成人眼中太小,但是正是這樣的小尺度的游戲空間,讓兒童有著豐富的空間體驗,獲得無限的樂趣。
看與被看的游戲空間
兒童的眼光是敏銳的,經常會注意到成人忽略的細節。兒童喜歡透過各種孔洞去看,看外面的人或者看風景。要是兩個兒童在不同的孔洞看到對方,他們會驚喜地大叫。躲在矮墻后面,和小伙伴們捉迷藏,也能帶給他們無比的歡樂。
瑞典童趣幼兒園室內墻上開了很多好似奶酪泡泡的洞洞,就連成年人也會忍不住想要過去參與其中。特別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孔洞要符合兒童的身高尺度,在兒童身高視線范圍內設置,讓他們參與其中。
在廊坊某幼兒園利用中庭來實現看與被看的游戲。用適宜兒童尺度的中庭的窗臺高度,在二層、三層都能看到首層中庭的活動,可以趴在窗臺上和玩耍的伙伴進行互動。同時中庭又作為一個寬敞的室內游戲空間,提供陰雨天氣時兒童進行游戲活動的場所。
灰空間的趣味游戲
灰空間是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過渡的一個空間,以達到室內外融和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一方面用“灰空間”來增加空間的層次,協調不同功能的建筑單體,使其完美統一。另一方面用“灰空間”界定、改變空間的比例。用在幼兒園設計中,還可以在多雨及炎熱的天氣下為兒童提供盡可能接近自然的游戲空間,也給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場地。
國外幼兒園也常常采用建筑局部延伸到室外空間的手法,模糊室內外空間的嚴格界限,形成連續性的空間體驗,并且戶外學習區有利于激發兒童的好動性、創造性,是一種靈活的多功能空間。如位于西班牙的La Merce 托兒所,同樣運用了模糊室內外空間界限的手法。多個凸出和滑動的構件相互穿插,形成兩種類型的空間——靈活的多功能空間和特定的單一用途空間。
親近自然的游戲空間
幼兒園設計另一個重點是室外游戲場地空間的設計。兒童的天性是喜歡大自然的,這點可以從兒童所描繪的畫兒中大多含有天空、樹木、花草、太陽看出來。與大自然取得良好的互動可以擴大兒童的視野,有益于兒童的心智發展。
華苑某幼兒園就在室外活動場邊專門劃出一塊種植園,在老師的引導下,小朋友在植物園中觀察種子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的過程;植物園中還飼養了小動物,在這里還可以觀察動物生長過程,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兒童在自然中所見的一切都促使他們不斷認識和感知著這個世界。對兒童來說這種觀察不是一種生硬學習,而是游戲。在充滿樂趣的游戲中學習和成長,這就是寓教于樂吧。
【給幼兒園多些游戲空間】相關文章:
• 論幼兒園課程的開發和改革
• 幼兒園音樂教學隨筆
• 淺探幼兒園新教師的角色適應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
• 幼兒園 家庭 社區協同教育的研究
• 淺析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
• 幼兒園教師培養之我見
• 幼兒園的畢業生
• 試論如何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
• 追問“天價”幼兒園
• 點評解放軍理工大學第一幼兒園一組兒童畫
• 幼兒園的快樂進餐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