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樂教學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節奏是構成
音樂的第一要素,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具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大多數幼兒都有一種天生的節奏感,打擊樂就很適合幼兒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節奏是音樂的重要元素,是音樂的靈魂與精髓,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形式,有了節奏才使得音樂更富有生命力,幼兒只有較好地掌握了音樂的節奏,感受了音樂的節奏,感受了音樂中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才能通過節奏去認識、理解音樂。然而打擊樂教學一直是個比較難組織的活動,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嘗試,面對打擊樂活動的組織,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才能上好打擊樂活動,一直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 幼兒園 打擊樂 開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1順應孩子,培養打擊樂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產生主動學習行為的內動源,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濃厚而穩定的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去觀察、思考、大膽地去探求其實質。
首先,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有一段時間,我發現我們班的幼兒對教師的琴及打擊樂器很感興趣,常常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相互擺弄敲擊著樂器,還不時地從嘴里發出樂器哐哐哐、嗒嗒嗒、叮叮叮、咚咚咚等不同的聲音,雖無節奏規律,但已產生初步的節奏型。幼兒的這一好奇現象,讓我們覺察到幼兒對打擊樂器已開始產生濃厚的興趣了。在這之后的教學中,我們開始教幼兒逐步認識樂器,學習用耳朵聽辨樂器發出的聲音,用嘴巴模擬出聲音節奏型,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打擊樂的最初興趣。
其次,應積極創設音樂的氛圍。幼兒對音樂節奏活動的興趣是與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的。因此,創設一個生動活潑、引人“入境”的氛圍,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來指導幼兒感知、理解節奏活動的音樂,讓幼兒通過視覺表象和聽覺表象的聯系,體驗音樂所表現的風格和情緒。在傾聽《春天》的音樂時,我畫了春天的美麗景象:百花盛開,小鳥在喳喳叫,春風拂面。幼兒看著圖,隨著樂曲中的節拍、節奏、力度、速度的展開,仿佛來到了美麗的春天原野,很快從樂曲中聽辨出鳥兒鳴唱的聲音,強烈感受到樂曲活潑、歡樂氣氛,隨即產生“動”的欲望,這種“動”是對音樂感受的深化。因此,幼兒隨音樂旋律的節奏、節拍做出了相應的動作,有的隨著音樂哼唱、有的做小鳥歌唱、蝴蝶飛舞、百花盛開……幼兒的種種表現,正是他們感受到音樂形象的表現。
最后,應精心選擇合適的教材。教材的合適與否,直接關系到幼兒對節奏活動的興趣。因此,在選擇教材時,首先考慮的是教材的趣味性,如《青蛙合唱》、《玩具進行曲》這些有趣的教材,幼兒特別喜歡,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其次考慮的是教材的多樣性,比如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民族風味或者地方特色的教材,讓幼兒能更深刻地感受樂曲;最后考慮的是教材的難易度,也就是說要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選擇教材,如果教材太難,幼兒學習困難,必然會失去參與活動的信心和興趣,反之,幼兒一學就會,沒有挑戰性就會感到沒勁。所以,每次制定教學計劃時我都遵循這幾個原則,讓幼兒由易到難逐步增強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
2靈活組織,促進打擊樂活動的發展
打擊樂活動是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活動,由于幼兒好奇心強,自制能力較差,拿起樂器就喜愛敲敲打打,因此,打擊活動比起
舞蹈、唱歌等教學活動更難組織,它需要教師更靈活性地去指導,引導幼兒探索樂器演奏的方法、規律,創造新的動作圖譜,幫助幼兒建立必要的常規等等。
2.1從整體切入,引導有序學習
節奏是打擊樂的靈魂,而學習打擊樂能強化節奏感。教學中,我采取先整體后部分的程序,先讓幼兒欣賞或進行簡單的身體節奏活動,初步感知樂曲的主旋律情緒、風格,再模仿學習變通總譜,然后進行分聲部練習,在練習中打出節奏類型,并相互傾聽相互配合。同時,還注重選用旋律優美、結構工整、節奏富于特點的樂曲,并對作品進行分析,反復吟唱,再為每個樂句選取節奏型。充分利用變通總譜的功用性,把動作譜、圖形譜、語音譜貫穿其中,增強了趣味性,使幼兒樂意接受。
2.2多感官參與,提高學習效果
節奏樂活動中不僅要幼兒用聽覺去感受音樂,同時還需要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音樂的風格、節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情緒的變化。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幼兒在看中聽、聽中思、思中動,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如小班打擊樂《春天》,我采用了邊學習律動邊聽音樂的方法讓幼兒感受了春天的意境美和特點,學習了歌曲及律動,使幼兒在感知理解音樂的同時,相關的信息得到豐富。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段教學,先學會歌曲,再根據歌曲進行律動,同時用手拍出節奏型,這樣調動了幼兒看、聽、思、動等多種感官的運用,促進了幼兒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優化了教學效果。
3解放孩子,鞏固打擊樂活動的成果
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能,也表現出了對打擊樂活動濃厚的興趣,教師不給他們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調動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提到更上一層樓的高度。
教學中,我首先確立解放孩子、以幼兒為本的思想,積極創造條件,注重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做到指導而不包辦,給幼兒留出一定的空間。
其次,我利用教室現有場地,開設“舞臺”,為幼兒主動參與打擊樂活動提供條件。在“舞臺”里設立了一個樂器箱,里面裝滿了各類樂器、頭飾、彩帶。幼兒可根據需要,自己選擇恰當的樂器即興表演。此外,經常組織幼兒開演奏會,讓其他幼兒觀看他們的演奏,提高了他們的演奏技能,增強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總之,打擊樂教學活動是教師的“高控”活動,但是打擊樂演奏活動是發展幼兒多種能力的積極活動,幼兒樂于參與,大膽創新,從中受益無窮。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打擊樂教學將越來越受到歡迎和重視。
【淺談幼兒園打擊樂活動的開展】相關文章:
• 新的幼兒園
• 芻議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談談幼兒園班級工作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如何讓孩子高興上幼兒園
• 幼兒園節日文化活動的實施策略
• 幼兒園懲罰教育的使用策略
• 幼兒學前教育的建議
• 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策略研究
• 幼兒園如何進行識字教學
• 幼兒園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