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戲是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游戲。在游戲中幼兒能充分進行獨立、自由的活動,如幼兒按自己的興趣、愿望自由結合開展游戲,自己確定游戲主題、情節,自己分配角色,制訂游戲規則,并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事物的態度創造性地展開游戲的情節。角色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活動,也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幼兒園應重視角色游戲的開展,教師要根據幼兒園的教育任務,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游戲的實際出發,盡可能地為幼兒創造各種條件,在游戲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有效地開展好角色游戲活動。
一 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內容,為角色游戲提供豐富的主題和內容
角色游戲是幼兒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形式,幼兒生活經驗越豐富、知識面越廣,角色游戲的主題與內容也就越豐富多樣。主題的發展和內容的豐富反映了幼兒生活范圍的擴大。如小班幼兒常常玩“娃娃家”“打電話”“廚房”等游戲;中班幼兒除了愛玩“娃娃家”“小醫院”游戲,還愛玩“商店”“動物園”“汽車城”“玩具城”等角色游戲;大班幼兒則喜歡玩“美容美發店”“醫院”“超市”“美食街”“釣魚池”“時裝表演”等內容更加豐富的角色游戲。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豐富,游戲的主題和內容也會不斷增加和變化。
因此,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內容,增加幼兒對成人世界及社會活動的了解、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都會為幼兒玩角色游戲提供豐富的主題及內容。首先,教師應把豐富幼兒的知識內容列入教育教學計劃中,如經常組織幼兒開展社區活動,參觀電信大樓、移動公司、大型超市、醫院、書店及社區公共設施,向幼兒介紹它們的功能及工作人員的職業分工,增加感性認識。其次,教師還可指導家長進行豐富而有趣的家庭生活活動,如提醒家長經常帶幼兒散步、參觀、看圖書、聽故事、看電影電視和外出旅游等,擴大幼兒的眼界。幼兒的見聞多了,知識面廣了,開展各種角色游戲就有了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
二 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游戲材料,為角色游戲創設良好的物質條件
玩具和游戲材料是開展游戲的必要物質條件。教師要為幼兒選擇適合的玩具,并和幼兒一起收集自然物、廢舊物品等作為角色游戲的材料。
1.充分利用自然物和無毒廢舊物品做成玩具
為了使游戲更有樂趣,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收集自然物和無毒的廢舊物品來制作玩具,并作為游戲材料。如用泡沫箱做燃氣灶具、廢舊的筆芯做體溫計、用碎布和泡沫邊角料做點心、用彩色皺紋紙捏成不同形狀的小藥片、用各種空飲料瓶及日用品包裝盒作為超市貨物等。這些用自然物和廢舊物品做成的玩具和游戲材料的形象十分逼真,幼兒玩角色游戲時會更加投入。
2.讓幼兒動手制作玩具,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和創造力
馬卡連柯指出:“幼兒在游戲中也如同在勞動中一樣,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努力思維。”游戲中常常需要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制作玩具,才能更好地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在游戲中教師要盡量少用買的或現成的玩具,而多采用半成品或其他操作材料讓幼兒經過自己的努力去制作玩具。如“超市”里的“豆類”“點心”“糖果”“巧克力”等就可以讓幼兒用橡皮泥搓制再包裝而成。“服裝店”的“衣服”可以讓幼兒自己先設計(畫)再裁剪(剪貼)而成。“理發店”里的“電吹風”“剪刀”“洗頭盆”等也讓幼兒用不同的塑料積木、紙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這樣在游戲中,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制作出各種玩具,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充分發揮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會玩得更加高興。
3.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供給適合的玩具
小班幼兒喜歡玩角色游戲,但游戲內容比較單一,對角色的動作有興趣,逐步從獨自游戲發展到共同游戲。各組之間開始聯系,所以給小班可提供相同種類的玩具,數量要稍多些,玩具的體積要大些,顏色要鮮艷些,現成的玩具也可多一些,如“娃娃家”里的“布娃娃”,讓孩子見了這些玩具就產生玩角色游戲的強烈愿望。中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也不斷提高,所以在中大班應多供給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玩具,啟發幼兒自制玩具或使用代用品,有利于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如游戲“美食一條街”,各種“美食”都可讓幼兒自己動手加工制作完成,如包餃子、做羊肉串等。
三 組織開展好角色游戲,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組織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放”與“導”兩者的有機結合,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把教師的意圖強加給幼兒,而是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下,讓幼兒自由地組織游戲,著力發揮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放手開展角色游戲,讓幼兒主動地活動
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讓幼兒按自己的愿望和興趣發展游戲的情節內容。發現問題,讓幼兒自己嘗試去解決,教師也可適時地加入到某個游戲中,如在“超市”或“理發店”游戲中,教師可扮演一名顧客來買東西或做頭發,在“小醫院”游戲里扮演一位媽媽帶著娃娃來看病等,以此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使幼兒玩游戲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創造性也能很好地發揮出來。
此外,各種角色游戲的材料應放在幼兒看得見、拿得著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參加游戲。在角色游戲開始前,可對
幼兒提出一些要求,如互相幫助,共同游戲,愛護玩具等。然后,讓幼兒三三兩兩地自由組合,一起商量玩什么游戲,怎樣玩?自行分配角色后,教師根據幼兒的要求,安排地方,讓幼兒布置角色游戲的環境,自取玩具進行游戲,這樣既滿足了幼兒的意愿,又充分地讓幼兒在游戲中獨立活動,還可使教師了解到幼兒各方面的情況和能力,便于對幼兒進行指導。
2.教師在角色游戲中應保護幼兒的創造性
幼兒把想象和現實活動創造性地反映在游戲中,他們逼真地扮演角色,置身于這些角色中,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反映出對這些角色的認識和態度,教師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創造性,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如中班幼兒在玩建構區活動時,玩著玩著,也許會即興發揮,將操作材料變成了角色游戲“大賣場”,他們會高興地吆喝:“賣玩具啊,誰來買玩具?”其他幼兒也會隨之進入到角色中,興致勃勃地玩起“賣玩具”的游戲。又如小班的孩子經常會將圓塑料籃倒扣在桌上當生日蛋糕,把幾塊積木放在籃子(底部)上面當蠟燭,幾個小朋友會開心地唱生日歌,玩起“過生日”的游戲,這是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地想象和即興發揮,教師不能因為他們把玩具弄亂了就加以制止,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創造性,使他們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3.在角色游戲中注意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游戲的過程常會出現一些問題,為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問題出現時,教師不要急于處理,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幼兒,而是尊重他們,啟發他們妥善解決。如游戲中幼兒有時出現爭當角色的現象,除了啟發他們互相協商解決外,還應注意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玩“小醫院”游戲時,小朋友都很喜歡佩戴聽診器扮演醫生或學護士打針拿藥,而不喜歡扮演抱娃娃看病的人。這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意識到每個角色的重要性,提醒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也可以互換角色。這樣,幼兒通過協商,制定了游戲規則,愉快地進行了游戲,同時也培養了解決糾紛和互相合作的社會能力。
組織和指導好角色游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對它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如何發揮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主體作用,如何保證幼兒角色游戲活動的時間和角色游戲活動的多樣性等問題,都有待我們去研究。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地積累理論知識,認真觀察和總結發現,不斷地實踐和探索,學會更加有效地指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充分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責任編輯:龐遠燕〕
【幼兒園如何開展角色游戲活動】相關文章: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彈唱教學
• 如何加強幼兒園財務管理
• 美國幼兒園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
• 家長參與幼兒園教研的四個層次
• 電子白板優化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 淺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現狀及完善
• 幼兒園如何有效預防傳染病
• 幼兒園環境的教育作用
• 幼兒園中的武當與少林
• 河北 幼兒園不得開展拼音教學
• 現代家庭幼兒教育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