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一種急功近利的錯誤教育傾向,產生的原因較復雜,需要采取綜合的策略進行糾正和防止。重要的是要在幼兒教育中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正確的教育觀念等。
【關 鍵 詞】 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防止措施
什么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呢?就是孩子還沒上小學在幼兒園就提前學習小學教育內容,開展拼音、寫字、算術等課程的學習,教學方法上按照小學模式,多采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對教師考核和幼兒評價時更是講究即時效應看孩子是否學會百以內加減法,會??多少個漢字,漢語拼音掌握的程度等等,這種教育使孩子不堪重負,猶如被催熟的果子。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帶來的危害是無法彌補的。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一)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不利于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嚴重損害了幼兒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準逼迫幼兒提前學習不感興趣的內容,孩子長期處在機械的讀、寫、背的學習狀態中,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整天在緊張與焦慮中度過,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幼兒過早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
(二)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有些孩子一上幼兒園就開始背書包,像小學生一樣上學。每天來到幼兒園像小學生一樣寫呀算呀,甚至每天回家還要做作業,其實,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三)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幼兒園是孩子的樂園,“玩”才應該是他們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部分家長和老師過早對孩子施加壓力,一心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學一點知識,殊不知單調的學習往往會適得其反,讓孩子錯過了一些受教育的關鍵期,如幼兒期是訓練口語的關鍵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期,結果被拼音、算術、寫字等擠占了。其實讓孩子快快樂樂地玩,既能讓他們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又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同伴間的交往能力等等在活動在各種游戲和活動中也得到了提高。
(四)忽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養成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從孩子的終生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講,培養孩子學會認識、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是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長基礎,這些遠比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更重要,這才是真正地使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
二、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防止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一)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幼兒教育事關21世紀中國現代化建設大業,教育部門應充分發揮其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作用,發動報社、電視臺、電臺切實加強對幼兒教育的宣傳,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懂得成功的幼兒園并不在于向幼兒傳授多少知識,而在于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自立能力和奮發向上精神,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只有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正確引導家長和社會事件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才能有效得到糾正。
(二)提高幼兒教師業務素質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者,端正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體幼兒教師(含幼兒園辦園者和幼兒園園長)中深入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將全體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徹底扭轉過來,使之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
(三)幼兒園和教師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辦園方向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承擔起開展幼兒家庭教育咨詢和指導的責任和工作
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科學的教育方式,使家長主動學習和了解幼兒教育,了解幼兒教育不同于小學教育,了解幼兒大班并不是小學一年級的延伸,懂得“順展個性”,了解幼兒,尊重幼兒,以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為依據,遵循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成長的道理。從而,糾正家庭錯誤的幼兒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規律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四)進一步加大教育部門對幼兒園指導、監督、管理的力度
教育部門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部門的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對幼兒園評價的取向。因此,建議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幼兒園指導、監督、管理的力度。要經常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予以指導,加強幼兒教師培訓工作,要求幼兒園端正辦園宗旨,確保幼兒健康成長。
總之,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面有幼兒園的責任,有家長的責任,有社會的責任,也有教育部門的責任。只有大家達成共識、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問題,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澤敏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J]. 新課程(小學版),2016(6).
[2] 姜麗新. 探討關于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的研究[J]. 留學生,2016(6).
[3] 苗曉琴. 幼兒園游戲教學和“小學化”教學的對比思考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9).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分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 幼兒園快速閱讀的創造性運用
• 幼兒園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基本策略
• 幼兒教育問題和對策(3篇)
• 淺談幼兒園管理
• 提高幼兒園教師素質的方法
• 厭學,也許從幼兒園開始
• 淺析幼兒園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 幼兒園教學中閱讀興趣培養研究
• 電子白板優化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
• 幼兒園挫折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空間設計特殊性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