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美術欣賞可以說是繪畫、手工教學的一種準備和啟蒙,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美術欣賞教育是培育兒童藝術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對提高幼兒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如果幼兒能掌握美術欣賞的基本方法,那么就能更快提高幼兒審美水平和欣賞能力。從而開闊藝術視野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由此,我們可以說美術欣賞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美術欣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5-0291-01
美術欣賞作為一種文化的傳遞和提高幼兒審美情趣的方式,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啟蒙概念。如今的幼兒美術欣賞教育既是一種藝術熏陶,又是一種文化的積淀。幼兒對美術欣賞活動的興趣直接與欣賞內容、幼兒的生活經驗、教學策略、教師的藝術修養等方面有關。怎樣才能讓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呢?
1.選擇能激發幼兒興趣的美術欣賞內容
幼兒是單純幼稚的,但同時又是在不斷成長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按照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去選擇欣賞內容是讓幼兒對欣賞活動感興趣的前提。因此,在選擇適合幼兒欣賞的藝術作品時,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與之欣賞水平和生活體驗相適應的優秀藝術作品,使現實生活與藝術欣賞緊緊地融為一體。
作品的高度藝術性和可接受性是幼兒對藝術作品感興趣的前提。作品高度的藝術型一般體現在名人名作,或者是為社會公認的、有藝術欣賞價值的作品中。這樣的作品一般視覺沖擊力強,用色和表現方法獨特,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幼兒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藝術熏陶和文化積淀。
多渠道的參與使幼兒在豐富的體驗中獲得審美愉悅,使幼兒對美術欣賞活動感興趣的基礎。多渠道的參與就是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幼兒除了視覺、語言和美術創作活動的參與以外,還可以融入相關的
音樂和動作作為支撐。多渠道的參與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要,使他們在美術欣賞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審美愉悅和審美體驗。多種形式的表達使幼兒在創造中獲得滿足,是幼兒對美術欣賞活動感興趣的關鍵。3-6歲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都處于剛剛發展的狀況,因此在表達和創作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障礙。多種形式的表達能充分滿足這一階段幼兒的需要,并且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發展的需要。教師在組織美術欣賞活動時,要盡可能地創設機會,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來表現自己對美的感受。
2.教師要協調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審美經驗的差異
每個人所出的生活、文化背景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從而造成了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審美經驗的差異。在美術欣賞教育中,教師要協調好這些差異。首先,尊重幼兒審美經驗的差異,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要做到尊重幼兒審美經驗的差異,教師在進行作品分析時從多角度去思考,在接納幼兒不同的觀點時,也會表現出平和、理解和尊重的心態。教師這種心態會直接影響幼兒在美術欣賞活動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只要幼兒表達出對作品真實的內心感受,教師就應給予積極的回應。
其次,以平等的方式呈現教師自身的審美感受。教師對于作品的理解、感受和認識教幼兒來說更加全面和深刻,也正因為這樣,教師在美術欣賞中才能很好地引領幼兒對作品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但是教師往往會不自覺的把自己的感受和學習到的東西作為衡量幼兒觀點的一個標準,長期這樣會影響幼兒真實情感的表達。所以教師要做到以一種平等的身份陳述自己的觀點之后,對幼兒審美經驗進行提升。這種提升不是強加的,而是在教師有意的追問中自然產生的。
3.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更好地理解畫面
在美術欣賞中,一些常見的物品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他們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而一些名師名作的欣賞要進入深層次的學習和理解,必須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才能更好地完成。
首先,要在經驗中導入,提高活動的興趣。在眾多作品中,總有一些是生活中常見的內容。這樣的作品教師可以直接從幼兒的經驗入手進行欣賞活動。如欣賞水印版畫《老鼠嫁女》,教師引導幼兒從談論生活中常見的婚禮入手,轉入對畫面的欣賞,使得幼兒有強烈的新奇感,從而將他們的經驗很好地融入對畫面的理解。
其次,在經驗中學習,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對作品進行深入分析時,為了讓幼兒能夠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教師也需要巧妙地將幼兒的經驗融入作品,然后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如欣賞凡?高的作品《星月夜》,教師通過提問,巧妙地將幼兒在思想上"換位",自然地喚起幼兒已有經驗,從而幫助幼兒很好地運用自己的經驗來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情感。
最后,在經驗中分析,深層次地理解作品。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智慧層面的分析和講述的分量逐漸增多,這種分析和講述對于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也就更需要幼兒已有經驗的支撐。如畢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在這幅作品中,畫家主要使用色彩和線條來表現情感的,如何引導幼兒通過色彩和線條來感知作品中人物情感是活動的重點。媽媽是幼兒最熟悉的人,教師將畫面中的人物和"媽媽"這個特定的角色結合起來,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因此,在欣賞時幼兒對情感的理解就輕松多了。
參考文獻:
[1] 鄭躍蓉.指導幼兒進行美術欣賞活動淺析[J].當代教育論壇,2010,(3):60-61.
[2] 任仕君,黃小麗.在美術欣賞活動中增強幼兒的審美體驗[J].學前教育研究,2011,(11):9.
[3] 徐敏慧,管秀芳.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幼兒美術欣賞活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2):24.
[4] 鄭美嬌.多樣化的幼兒美術欣賞活動[J].幼兒教育,2004,(7):30-31.
[5] 杜霞.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淺探[J].早期教育,1997,(12):32-33.
[6] 陶亞萍. 接受美學理論對幼兒藝術教育的啟示_由一次美術欣賞活動引發的思考[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8,(11):20-21.
【幼兒園美術欣賞教學實踐初探】相關文章:
• 中國傳統文化在幼兒園的傳播途徑
• 布依族習俗走進幼兒園的實踐探究
• 論幼兒園賞識教育
• 幫孩子度過幼兒園?事
• 淺談幼兒園的家園共育工作
• 幼兒園益智區材料投放策略
• 淺談幼兒園管理原則
• 幼兒園體育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溝通策略研究
• 幼兒園等待策略芻議
• 幼兒園數學教學初探
• BBS留言版:上幼兒園應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