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環境借力優化使音樂游戲園情化
怎樣的音樂游戲是幼兒喜歡的?孩子能否一直滿足于我們結合古典音樂,創設一個故事的音樂游戲?能否一直滿足于過多的規則和隊形的變化,重復地進行游戲?答案是否定的。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創新游戲,創出孩子們喜歡的、優秀的音樂游戲。但是經過實踐操作我們知道這并不容易,沒有好的素材,沒有新穎的玩法,這都是我們進行音樂游戲創編的絆腳石。
基于對音樂游戲價值的認識,我們將音樂游戲作為幼兒園教研組的研究重點,從音樂游戲的創編人手,善于利用環境優勢搜集素材,借助外力優化音樂游戲中的教與學,旨在拓展音樂游戲素材,使探索創編出的音樂游戲適合我園幼兒,從而充分發揮游戲價值,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就拓展音樂游戲的使用資源,真誠地與大家分享我園音樂游戲開展的幾點經驗:
一、社會環境資源的利用
為什么幼兒園里的每個孩子都會唱《荷塘月色》,為什么他們都知道餅干奧利奧是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為什么他們都崇拜喜羊羊?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在逛街、坐車、散步時都能時不時地聽到《荷塘月色》,奧利奧的誘人吃法不斷重復地做著廣告,打開電視就能看到喜羊羊的動畫片,海量印有喜羊羊的兒童生活用品包圍著孩子們。這就是流行,這就是環境的暈染,不需要我們過多的講些什么,孩子就會耳濡目染地吸收和學習。這樣好的一個教育環境,有這么豐富的教育素材不利用豈不太浪費?我們在想,能不能將這種流行時尚、時代動感融入到幼兒園的音樂游戲中呢?
我們在創設游戲時更多地關注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與經驗,并整合現代教育理念,給音樂游戲注入時代的氣息和鮮活的生命力。以傳統音樂游戲做基礎,吸收當下時尚、健康的音樂元素,創編音樂游戲。
1、音樂游戲《喜羊羊》
游戲感悟:音樂是孩子非常喜歡和熟悉的,通過游戲中的互相拍手、頂牛,不但增近了朋友之間的感情,培養了幼兒肢體律動感,身體律動更加協調,更重要的是引導小班幼兒初步和同伴合作,感受其中的快樂,讓等待變得有意義。
2、音樂游戲《節奏傳書》
游戲感悟:我們身邊流行的音樂是多樣的,有歡快的、激昂的、優美的、忐忑的、詼諧的、熱烈的等等,這個游戲中經常變換不同的音樂,不同的節奏,盡管傳遞的模式相同,卻使幼兒感受了不同的音樂特色,同時也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侍錯了就沒有嘍!最重要的是用節拍傳遞的方法穩定了幼兒的固定節拍,提高幼兒音樂素養,為打擊樂、唱歌等音樂活動打好基礎。同時培養了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
二、鄉土文化資源的利用
在介紹下一個音樂小游戲之前,給大家推薦一個威海文登的特色面食一一棗餑餑,每當過年每家每戶都會蒸制這種面食,它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們家鄉文化的一個載體。幼兒園的年輕、新潮的老師又將。印這種說唱形式融入進來。
例如:音樂游戲《方言RAP》
棗餑餑,條白兒的。喲喲喲喲
摸一把,溜滑兒的。嚼嚼嚼嗬
掰一半,透宣兒的。喲喲喲喲
咬一口,細甜兒的。嚼嚼嚼嗬
游戲感悟:有了節奏的固定練習,孩子的節拍穩定、節奏準確。在RAP中孩子盡情地玩節奏。通過。陜樂的說唱,中西合璧,旨在對節奏的感受,同時練就幼兒的咬字、吐字的準確性,這是快樂歌唱的良好開始。同時,幼兒在音樂中感受家鄉文化,潛移默化地將家鄉文化傳承下去。
三、人本文化資源的利用
幼兒園有一個帥氣、陽光的體育專業男教師團隊,他們對音樂游戲同樣非常喜歡和熱忱,他們的加入為音樂游戲注入了新的能量。男教師將體育特色活動和音樂游戲相結合,對音樂游戲的趣味性和動作性進行了新的詮釋。希望能給大家在做音樂游戲時一些啟示。下面介紹的這個游戲屬于體育音樂游戲。首先有請我們幼兒園體育團隊首席名師江華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玩這個《回家》游戲。參與有獎喲!
1、寬泛、豐富的動作啟發
許老師曾講過音樂游戲的特性是音樂性、動作性、游戲性。體育活動本身就具備了動作性和游戲性,它給音樂游戲在動作上的拓展提供了_一個更廣闊的空間,用這個《回家》游戲充分地體現著這三個特性。動作是音樂游戲的“血肉”或“色彩”。韻律活動通常采用音樂感受在先、動作學習在后的組織程序,但音樂游戲往往采用動作學習的方法,以符合幼兒藝術感受、想象和體驗的特點。隨著新的刺激與挑戰的逐層加入,這種方法不僅能使游戲的組織富有變化,還有助于幼兒積累豐富的動作表達語匯,發展“遷移、探索、創編”等各種基本學習能力。
2、干脆、利落的“微情景”導引
男老師做事情干脆利落,其性格特征同樣也表現在游戲中,在整個游戲的引導中可能不是一個情景或故事貫穿始終,但每個環節利落的“微情景”使用,同樣能激發幼兒參與到游戲中來,快樂的跟隨老師游戲。訓練了幼兒思維反應能力和有意注意的自我控制力。
3、詼諧、風趣的領袖模仿
男老師做的很多詼諧的動作,往往會比我們女老師做的更徹底,更有渲染力,孩子對此無法拒絕,趨之若鶩,樂此不疲。在《回家》游戲中,老師的領袖示范,讓幼兒興奮不已,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觀察、模仿臺旨為。
游戲感悟:我們關注于一個游戲的階梯式遞進發展,我們將一個游戲深挖細化,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階梯式進行,在小班玩《回家》游戲,只玩《身體回家》部分,它的【活動目標】清晰簡單:培養幼兒能隨音樂節拍蹦跳,通過老師的指令,復習鞏固自己對身體各部分的認識。
而中班《回家》游戲,更像串門,排成一隊的圈圈,每個孩子隨音樂或以領袖的動作跳過每一個圈,或以創新性的思維想出不同造型跳進每一個圈。他的【活動目標】又提升了一個高度:通過跳圈創編原始舞蹈,體驗舞蹈的快樂;提高肢體的創新能力和音樂感受能力。
大班《回家》游戲,可選擇性地加入身體回家和串門游戲為熱身,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猩猩回家》部分。【活動目標】:通過榜樣模仿,提高幼兒觀察、模仿的學習能力;聽指令,迅速抱團,訓練幼兒身體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合作意識;同時在緊張、刺激中體驗競賽游戲的快樂。
四、生活經驗資源的利用
每個幼兒都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的觀察能力了得,所以我們就想,能否在生活中找靈感,引導孩子對熟悉的事物進行模仿創編,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力。當然這對教師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那就是要了解幼兒心理,注意觀察幼兒的喜好,能夠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提煉出音樂元素融人到音樂游戲中。例如:音樂游戲《快樂的頭發》
游戲惑悟:一個簡單的戲劇小表演,頭發對于孩子來說很熟悉,在音樂中幼兒扮演著一根快樂的頭發,在臭美的人頭上快樂地變化著,洗一洗、吹一吹、梳一梳、燙一燙,“頭發”就相應的用自己的肢體變化著。感受音樂的同時,肢體的表現欲和創造力展現無遺。
我們老師同樣可以將自己的生活經歷編到會議音樂游戲中,家訪對我們每位老師都不陌生吧,下面就請大家一起來做一次音樂游戲《家訪》。
善于利用環境優勢創編是智慧,能夠借助他力優化音樂游戲是智慧,在創編音樂游戲中吸收多元的創作資源,創新運用音樂游戲,促進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展開,這也是我們音樂教研團隊一直奮斗的目標!我們真誠地與大家分享游戲、分享快樂,也謝謝大家的配合與支持!讓我們用實際行動為孩子的音樂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
【善用環境借力優化使音樂游戲園情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