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音樂欣賞課也存在一些問題,一直讓幼兒教育工作者為之困擾,因此,幼兒教師必須大膽嘗試,努力探究,去尋找適合幼兒的欣賞方法和途徑。我們深知,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可以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記憶能力、協調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最終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審美能力。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有以下體會:
一、引導幼兒學會傾聽音樂
傾聽是一種有意識、有注意的“聽”,需要有目的地去培養。引導幼兒學會傾聽音樂,首先應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幼兒易于理解的樂曲入手。如,《上學歌》《小花貓》這樣的歌曲,形象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結合生活聯想。同時還可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選擇一些不同風格的歌曲。如,國外樂曲或頗具特色的民族樂、管弦樂等讓幼兒傾聽,以擴大幼兒的音樂視野,豐富幼兒的音樂欣賞經驗。
二、引導幼兒學會感受音樂
音樂是一種抒情的藝術,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引導幼兒欣賞音樂時,幼兒教師要注意調動幼兒多種感覺器官去感受音樂的情緒,領悟樂曲的意境,引導幼兒去體驗音樂作品中所含的情感,諸如歡樂、悲傷、雄壯、憤怒、柔美等。例如《獅王》這首樂曲,幼兒聆聽后,會聯想到小動物們列隊歡迎獅王的情景和獅王在小動物們面前威風凜凜的情景,充分體驗到蘊涵于音樂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使音樂藝術感染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的功能得以發揮。
三、引導幼兒學會理解音樂
在引導幼兒學會理解音樂時,可以先引導幼兒理解所熟悉的歌曲和歌詞。還可以通過一曲多聽的方式,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在音樂中經歷了什么場景,見到了什么畫面,以深化幼兒對音樂內在情感的理解。此外,通過分析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旋律特點、節奏節拍、力度和速度的變化等音樂表現手法,促進幼兒的音樂欣賞由情緒化欣賞向理解化欣賞邁進。
四、引導幼兒逐步掌握必要的音樂欣賞的知識技能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教師要逐步引導幼兒掌握音樂的力度(音的強弱)、節奏(音的長短及強弱)、音樂的速度(音的快慢)、旋律(音的高低)、音色以及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等知識技能,讓他們學會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體現音樂的思想和情感。
五、引導幼兒進行創造活動
幼兒在學會了傾聽、感受、理解音樂的同時,掌握了必要的音樂欣賞的知識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欣賞的感受表達即創造活動。我把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欣賞的感受表達分為肢體語言表達、口頭語言表達等。
1.幼兒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就是肢體動作,可以讓幼兒用動作對自己的音樂感受進行表演,而且要做與別人不同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2.利用口頭語言進行創造。在音樂欣賞中,幼兒熟悉了樂曲,可以說一句自己的話,要和老師給的模式一樣,并且用和音樂一樣的聲音來說。如,喳喳喳,喳喳喳,小鳥在唱歌;嘩啦啦,嘩啦啦,小河在唱歌。
總之,一堂成功的音樂欣賞課往往會給人們一種神奇的、不可思議的感覺,它能給幼兒創造一種幻覺,激發幼兒濃厚的欣賞音樂的興趣,獲得美妙的音樂享受,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給幼兒營造一個敢想、敢說、敢表現的氛圍。“每個孩子都是音樂的天才!”只要我們教師正確引導,就能給幼兒一片絢麗的天空,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他們成為創造的主人。
【引導幼兒上好一堂真正的音樂欣賞課】相關文章:
下一篇:音樂舞蹈教育活動初探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