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力求讓幼兒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辨識固定樂句,充分感受音樂節奏,并借助鋸木頭、擦汗、洗澡等游戲情境幫助幼兒反復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游戲情境的營造和幼兒想象能力的激發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教師借助一小塊彩色紗巾巧妙地幫助幼兒搭建起想象與表現的平臺,豐富了幼兒表達、表現的手段。這一教學活動給人的強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滿魅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營造了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童話世界”,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在感受音樂快樂的同時發展著音樂的智慧和素養。
首先,趣在選材上。正如沈老師所分析的那樣,這首樂曲旋律活潑、節奏鮮明,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其中,“咿呀咿呀呦”的樂句反復出現,充滿童趣,幼兒樂此不疲。集體音樂教學活動材料和內容的選擇,直接影響一個活動的成效。一個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樂素材可以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催化劑”,提升一個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其次,趣在情節中。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營造了一個游戲化的情境:森林、大樹、鋸木、擦汗、洗澡……孩子們在有情、有趣的游戲中愉快地感受著,積極地發現著,快樂地學習著。對小班幼兒來說,教學活動游戲化是提升學習品質的一種有效手段。
互動體現了教師其他方面的專業素養。例如,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對幼兒主動模仿、自主學習精神的欣賞,對幼兒大膽想象、積極創造品質的肯定等,這些都反映了教師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關注。另外,教師與幼兒互動的機智也是值得學習的。有時,她充滿感情地傾聽,接納幼兒的想法;有時,她富有激情地總結,歸納幼兒的經驗;有時,她又饒有興趣地追問,刺激幼兒的想象……在這種積極的師幼互動中,孩子們在表達中思考,在學習中成長。
【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育理念】相關文章:
• 巧妙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讓音樂伴隨幼兒成長
• 淺談布貼畫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 如何鼓勵孩子的夸張表現
• 品讀幼兒音樂教學的審美性
• 小班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初探
• 淺談我園音樂教育的新思考
• 試論音樂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 幼兒音樂活動聽覺訓練初探
• 激發幼兒音樂興趣,培養幼兒音樂能力
• 幼兒園音樂活動
• 音樂欣賞教學模式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