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動機穿行于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之中
一、研究背景
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習者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習者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習動機能夠使學習者自主地關注學習任務,在學習活動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努力地追求成功,從而享受積極的情緒情感。為此,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每一位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在倡導主體性教育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學習者的“內在需求”在學習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這使得教師們比任何一個時刻都關注“學習動機”問題。
在我園教育教學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老師對“激發幼兒學習動機”問題產生了興趣,并展開了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積累了_一定的經驗。伴隨著這些經驗的有效使用,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教師們“重視激發,忽視維持”。教師主要關注活動開始部分學習動機的引發,而對如何保持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學習動機重視不足,這導致了幼兒在活動前5分鐘的學習興趣濃厚,隨著活動的進行,幼兒的學習興趣逐漸下滑,到了活動結束的時候,幼兒的情緒常常出現渙敖的局面,這大大影響了幼兒的學習成就感。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幼兒園以幼兒園韻律活動為切人點,展開了對“維持幼兒學習動機”的探討和研究,提出了“讓學習動機穿行在活動之中”的理念,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能夠為“維持幼兒的學習動機,保持幼兒持久的學習興趣”這一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以幫助更多的幼兒對學習產生持久的學習動機,享受學習活動的快樂。
二、幼兒園音樂學習特點的分析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每一個音在出現的瞬間隨即消失,音樂稍縱即逝、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使它比繪畫、雕塑、建筑等空間藝術,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而與此同時,它也給學習者,尤其對低齡兒童而言,在認知上造成了較大的困難。為了減輕幼兒音樂學習中的認知負擔,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享受審美的陜樂,國內外的研究者提出要將音樂“可視化”,他們主張通過肌肉動作、文學故事、視覺符號將音樂固著化。循著這些思路,我們摸索出了_一些符合幼兒園韻律教學情境的教學策略。
三、激發和維持幼兒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
(一)活動開始部分:利用幻想故事的魔力,引發學習動機
《巫師》講的是有一個丑巫師由于經常受到小動物們的嘲笑,于是懷恨在心,要用法力將小動物全部 抓起來。他喬裝打扮躲在動物中間。當動物們知道這件事時,決心把巫師提出來。他們找啊找,可是大家都說:我不是巫師,我不是巫師。究竟巫師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
(二)活動基本部分
1、借助故事、動作和音樂的同構,提高學習興趣
故事的作用在于幫助幼兒將抽象的音樂意義化,幼兒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理解音樂的形象、情緒和結構。韻律活動是以動作來表現音樂的藝術活動。教師需要向幼兒提供表演故事的簡單動作,以幫助幼兒獲得動作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請幼兒隨樂做動作。通過隨樂運動,幼兒將形象的動作幣口抽象的音樂建立聯系,從而感知音樂的節奏、結構、曲式、情緒。這樣,故事、動作和音樂在內容、結構、情緒等方面產生了“同構”。它使幼兒不斷地將個體經驗和情感投射在外物之中,從而產生審美體驗。而審美體驗又推動幼兒對正在開展的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他們增加自主地走入活動之中。《巫師》的音樂分為ABC,是大家熟悉的Vitas在歌劇《奉獻》中演唱的橋段。
2、通過動作模型的逐步變更,增加學習動機的持續投入
動作模型是指兩個及兩個以上動作有規律的重復變化。任何一個韻律活動都有一套完整的動作模型。相對而言,小班韻律活動中的動怍模型較為簡單,而中大班的動作模型較為復雜。依據循序漸進的原理,學習復雜的動作模型,需要從簡單的動作模型開始,待幼兒相對熟悉簡單的模型之后,再通過“微調”的方式,替換模型中局部內容,最終使幼兒掌握所有的學習內容。動作模型的逐步變更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變化,它是幼兒對變化的內容、方式、序列有明確的認識之后,再進行練習的方式。這種方式大大增加了幼兒學習的成就感,持續成就感產生的自我激勵作用,推動了幼兒反復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巫師》起初的模型。
(三)活動的結束部分:利用競爭游戲的吸引,提高幼兒的參與熱情
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游戲有很多類型,競爭性游戲是其中的一種。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就對競爭性游戲表現出日益濃厚的興趣。這種情況在大班孩子的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競爭性游戲所產生的不確定的結果,相比單一結局能更有效地持續激發和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在提倡游戲化教學的今天,幼兒園韻律活動的很多學習內容是附著于游戲之上的。在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設置競爭性的游戲環節,這既為課堂管理造成了便利,更為重要的是它成為了幼兒的學刁積極性走向高潮的助推器。競爭游戲所產生的快樂體驗,促使幼兒為完成既定的任務目標而建立自我要求。在《巫師》活動即將結束時,我們設計了一個“競選巫師”的游戲,一名幼兒扮演巫師與其他幼兒一起隨音樂在“單圓雙圈”上隨樂做動作,音樂結束時,與巫師相遇的幼兒和巫師一起按逆時針方向玩追跳游戲,勝利者可以向旁邊的伙伴傳遞巫師的能量,輸了的人則是下一輪的新“巫師”。這個游戲具有競爭的特性。游戲的結果改變了傳統游戲中單純賦予勝利者權利的做法,使輸贏雙方均有作為,增加了游戲的情趣,提高了幼兒的參與的熱情。
(四)我們的思考
激發和維持幼兒的學習動機是教師們需要思考的永恒話題,這是因為伴隨者學習內容和幼兒的年齡差異,激發和維持的策略也是大不相同的。在這里,我們僅將近期思考和產生的一些教學策略與大家共享,如果它能為各位教師在未來活動的實施有所幫助,那么將是我們的榮幸。我們也期待更多的伙伴能投入到這項研究之中。
【讓動機穿行于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之中】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利用兒歌學數學
下一篇: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