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科學活動:我是小偵探(科學啟蒙)
活動目標:
1.能夠細致觀察、遷移經驗,嘗試運用比較、分析、推理、排除等方法進行破案。
2.感受對人物、場景等的觀察在偵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幾種常見動物的腳印。
材料準備:課件,幼兒偵探卡人手一張,筆若干,偵探道具(眼鏡,放大鏡)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幼兒猜測,激發幼兒推理的欲望。
1.引導語:老虎媽媽開了一間開心超市,生意可好了,每天來買東西的顧客非常多。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老虎要整理貨物,清點商品數量。
2.幼兒對照自己的清單卡,記錄數量。
引導語:老虎媽媽請小朋友們幫忙清點貨架上的商品,核對一下貨架上的商品和單子上的數量是否一樣?算出來的單子仔細觀察一下,發現什么問題?
3.小結:貨架上少了1罐蜂蜜、2個蛋糕、3瓶牛奶。
4.提問:那少了的1罐蜂蜜,2個蛋糕,3瓶牛奶可能會是誰拿走的呢?
師:你們說得都有可能,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回小偵探,一起去超市找找線索吧!
(二)依據線索嘗試運用比較、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圈定嫌疑人。
1.線索一:腳印。
(1)引導語:在案發現場,我們發現了一些腳印,腳印分別是哪幾只小動物留下的?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2)引導幼兒將留下的腳印與相對應的動物找出來,并在偵探卡的第一行做上記號。
2.線索二:帽子。
(1)引導語:除了腳印,還留下了什么線索?帶著帽子的人也可能是嫌疑人。監控里發現了這些小動物帶著帽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仔細找找看。
(2)請你們把帶帽子的嫌疑人也找出來,在第二行里做上記號。
3.線索三:目擊者。
(1)引導語:除了發現的腳印和戴帽子外,我們還找到了一位目擊者。
(2)目擊者:我看見拿走蜂蜜、蛋糕和牛奶的人帶著黑色墨鏡急沖沖地拿著東西就跑走了。
(3)引導幼兒根據線索觀察圖片,并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偵探卡的第三行。
(三)幼兒嘗試整合推理出的線索指定嫌疑人并結案。
1.思考:根據線索找到了這么多的嫌疑人,那到底誰最有可能是拿走東西那呢?請小朋友們看看老師的偵探卡,想一想并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推理:
引導語:要滿足以上三條線索的動物才是最大的嫌疑人,誰是最可能拿走蜂蜜、蛋糕和牛奶呢?。(雞)
3.結案,了解真相。
師:你們都說雞的嫌疑最大,雞可能就是拿走東西的人。那雞為什么會拿蜂蜜、蛋糕和牛奶呢?
師:那我們一起去問問雞媽媽,聽聽雞媽媽會怎么說。
小結:原來真的是雞媽媽拿的東西,幫助別人這種想法是對的,但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去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今天小偵探們的表現都不錯,幫助超市主人老虎媽媽破了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仔細觀察,遇到事情多動腦筋,相信你們會是個厲害聰明的小偵探家。
活動延伸:
1. 區域活動:在閱讀區投放有關找不同、走迷宮等益智性的書籍,激發幼兒進行探索與思考。
2. 家園共育:請家長有機會可以帶幼兒去體驗偵探游戲。
活動反思: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導入“小伴龍”,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讓幼兒扮演“小小偵探家”幫助小伴龍找出嫌疑人,嘗試運用比較、分析、推理、排除等方法進行破案,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動腦筋想問題尋找答案。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夠通過線索找出對應的嫌疑人,但是在最后一個環節結合三條線索進行推理時,部分幼兒沒有推理出雞媽媽是最大的嫌疑人,可能是幼兒沒有抓住“要滿足以上三條線索的動物才是最大的嫌疑人”這個條件。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找到的線索結果并進行分享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偵探家(含教案)】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機械手
•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范文
• 大班科學活動:影子變變變
• 大班科學活動關于烏鴉喝水說課稿
• 大班科學活動:想飛的小象
• 大班科學活動《喜羊羊的鏡子屋》
• 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中草藥》
• 大班科學活動:秋天的禮物盒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風的秘密》說課稿模板
• 大班科學活動《雷電的秘密》
• 大班科學活動:會跳舞的影子
• 奇妙的磁鐵的大班科學活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