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1.活動內容來源主題《走進紙王國》,基于幼兒對紙的興趣。
在我們的日常活動中已經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紙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滿了和紙相處的經驗:從紙巾、紙盒到紙袋,從書籍、報紙到海報紙不僅是我們物質生活的必需品,也成為我們精神生活的重要載體。紙,在兒童生活中扮演著不可缺的角色。于是我根據主題中的《會吸水的紙》以及孩子的興趣熱點——喜歡把紙制品放在水中游戲,預設了本次科學探索活動“有趣的紙”。
2.活動重在體驗探究過程,發展探究能力
整個活動中,我以探索紙的吸水性為切入點,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孩子思考與猜測,并通過實驗(將不同種類的紙娃娃放在水中,觀察他們在水中的變化)來驗證,集體分享來釋疑與拓展。從而讓孩子體驗探究的過程,發展他們初步的探究能力(觀察、動手實驗、記錄等)。同時,我考慮到中班幼兒在實驗中,觀察的持久性比較缺乏,實驗的目的性較差。因此,我還將培養幼兒耐心、細致的觀察、記錄實驗中發生的現象,從而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3.活動實驗材料簡單有趣,適宜動手探究。
科學探究活動需要為幼兒創設開放的環境,提供適宜的材料,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并樂在其中。本次活動中我確立了四種紙(餐巾紙、報紙、繪畫紙、牛奶盒紙),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紙,它們的吸水性有較大的差異。我把這些紙剪成紙娃娃的造型創設,“紙娃娃”潛水的有趣情境,吸引幼兒動手實驗、感知發現四種紙娃娃在水中的變化,從而引發幼兒的思考與繼續探究的興趣。
二、說目標和準備
(一)活動目標:
1.探究發現不同的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紙的吸水性。
2.學習耐心、細致的觀察實驗中發生的現象。
3.通過探索實驗活動,感知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
(二)活動準備:
1.教具:4種紙的展板一塊、大記錄表、鋁箔紙和紐扣面膜紙各一份
2.學具:紙娃娃若干(報紙、牛奶盒紙、餐巾紙、繪畫紙)、透明水盆、抹布、小記錄紙、盤子、筆各8份。
三、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1.啟發式教學法:以探索紙的吸水性為切入點,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孩子思考與猜測。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大膽的猜一猜那種紙最會潛水,為什么?
(二)學法
1.操作實驗法:通過自主操作進行實驗,將不同種類的紙娃娃放在水中,看一看,比一比,什么紙會吸水?什么紙不吸水?觀察他們在水中的變化,來驗證之前他們自己猜測的問題,并做好記錄。
2.交流討論法:將自己的記錄表展示給其他幼兒,并和大家說一說自己觀察的結果,為什么會這樣。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看我這里有些各種各樣的紙,你們看看有些什么紙啊?
幼兒舉手回答:餐巾紙、報紙、繪畫紙、牛奶盒紙
2.我們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這些紙呢?
3.教師小結: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餐巾紙、報紙、繪畫紙和牛奶盒紙。
(二)根據已有經驗,大膽猜測誰會潛水
1.我用這四種紙做了四個紙娃娃,你們看!(介紹四種紙娃娃)
2.這四種紙娃娃今天要做潛水運動員了。你們猜猜這四個潛水運動員誰會潛水,為什么?
3.根據幼兒回答做記錄。提醒幼兒聽清問題,說說理由。
4.真的像你們說的這樣嗎?那還是讓紙娃娃們去試試吧!
(三)實驗操作,分享交流
1.介紹材料:每桌有兩個透明塑料箱,四個不同材質的紙娃娃,一份小記錄表。
2.操作要求:2人一組,四個紙娃娃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一下,看誰最會潛水,結束后完成記錄。(可以一人操作,一人記錄)
(幾人一組?將紙娃娃放進去后用眼睛仔細觀察,并怎么樣?—記錄看到的結果,可以潛水的畫鉤,不可以的畫叉)
3.將已完成的記錄表貼在白板上,一起分享。
(1) 哪些紙娃娃會“潛水”?他們中水中有什么變化?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
(2) 老師將小朋友的實驗結果填寫到大的記錄表中。
小結:原來不同的紙吸水性也不同,餐巾紙最容易吸水最會潛水,牛奶盒紙最不容易吸水最不會潛水,報紙和繪畫紙也會吸水,但需要的時間會長一點。
(四) 延伸活動,再次激疑
1.這些紙娃娃啊在為會不會吸水吵了起來,會吸水的紙娃娃認為會吸水本領大。而不會吸水的紙娃娃認為不會吸水本領也很大,怎么辦呢?幼兒回答
2.那么沒關系,他們吵架了我有個辦法,我今天還帶來了兩種特殊的紙制品,看了他們就明白了!
3.將面膜紙放入水中,觀察其變化!說說這種紙的作用,那里用到。
4.將鋁箔紙放入水中,觀察其變化!在哪里能看到,哪里能用到?
5.小結:其實不管是吸水性強的紙還是吸水性弱的紙,她們各有各的好處,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6.這些紙娃娃還想請你們到教室里面去找找還有哪些紙制品!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中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紙》說課PPT】相關文章:
下一篇:中班科學PPT課件《花兒找朋友》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