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運動小達人》為例,談陶行知教育理念主導下大班趣味運動游戲的開展
摘要:戶外運動游戲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環境的開放性、選擇的自主性、內容的生動性、同伴的交流性等。近年來戶外運動游戲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幼兒園的重視,并且開展了實踐探索。本文通過研究戶外運動游戲目標的創設、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師的指導,提升戶外運動游戲的有效性,使大班幼兒在戶外運動游戲中不但可以得到身體上的鍛煉,還可以在與大自然的接觸過程中,釋放天性,獲得發展。
關鍵詞:陶行知;戶外運動游戲;運動小達人
一、引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關于戶外運動游戲提出了時間上的要求:“幼兒每天在戶外進行運動的時間應當在兩個小時以上。”同時,明確指出,應當尊重幼兒不同階段的發展態勢,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導幼兒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戶外運動游戲中去,并且要求教師:針對于不同的幼兒,在游戲中的引導要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和啟發性,從而讓幼兒更加樂于、更加高效率地參與到戶外運動游戲之中,使幼兒獲得探究能力的發展。就戶外運動游戲的積極效益而言,首先,戶外運動游戲本身具備著廣闊的運動空間,在這樣的場地優勢下,幼兒能夠擺脫室內活動的局限性,進行更加豐富的游戲內容,比如、奔跑、攀爬、散步等等,并且能夠在這樣的活動之中,獲得各項身體技能的提升。其次,在進行戶外運動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良好品質塑造也能夠獲得肥沃的土壤,這主要是因為許多戶外運動游戲的開展在通常情況下具備一定的難度,幼兒能夠在戶外運動游戲的過程中獲得勇于挑戰、自信、耐心、細心在內的諸多游戲品質的培養;除了這些品質之外,許多戶外運動游戲的高質量推進和呈現,離不開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這樣的過程,幼兒的樂于助人、團結集體、勤于溝通的良好品質也能夠很好地獲得。再者,戶外運動能讓大班幼兒親近自然,陶冶美好情操。戶外運動游戲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與大自然的零距離接觸,大班幼兒可以在戶外運動游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景觀以及植物、昆蟲、小動物等自然要素,在這個過程中,大班幼兒的天性得到釋放,可以體驗到愉悅的情緒,幼兒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進行相對自由的游戲,感受戶外運動帶來的快樂,他們的幼小心靈也會在大自然的美與魅力中受到感染,這一系列方案將起到陶冶大班幼兒的情操、使他們更加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效益。
二、大班運動游戲開展的瓶頸
(一)目標不明確,幼兒趣味運動游戲欠缺穩定前提
當下許多大班戶外運動游戲的開展模式是教師組織幼兒來到戶外,而在戶外開展什么樣的體育運動由幼兒自主決定,這種思路看似很好地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觀,但就實際的呈現而言,許多幼兒在戶外空曠的場所中,不知道該玩什么,就是游戲的選擇也變得漫無目的。這種缺乏明確目標的戶外運動游戲布局,實則使幼兒運動鍛煉缺乏穩定的前提。
(二)差異性不足,幼兒趣味運動游戲不能因材施教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強調“以學定教”,用現在教育理念來理解就是“尊重個體的差異性”,然而就現實情況來看,當下許多針對提升幼兒運動興趣和能力的戶外運動游戲,十分缺乏對個體差異的關注,所配套的活動并未依照不同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狀況進行區分。這樣缺乏差異性的活動布局,大大影響了對個別幼兒身心培養的效果。
(三)探究性匱乏,幼兒趣味運動游戲過于枯燥乏味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教育經費投入比以往更為充足,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學硬件設備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從而為多樣化的教學建立了物質前提。但就現實情況而言,幼兒教師的觀念整體老舊、對新課程教學理念和《指南》精神的學習不充分,幼兒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化和枯燥化的現象屢見不鮮。
三、陶行知教育理念主導下大班運動游戲開展
(一)制定合理目標,為幼兒趣味運動游戲建立前提
早在上世紀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念。隨著現代化教育理念在學前大班階段的滲透,大班幼兒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得到形式上的豐富和內容上的充實。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善于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汲取教育靈感,以實現高質量的學前健康教育落實。在戶外運動游戲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根植于大班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設計明確而合理的游戲目標,并以此為基礎,積極跟進全面的戶外運動游戲的目標制定。教師在進行戶外運動游戲的目標設定過程中,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首先是希望幼兒能夠在戶外運動游戲的過程中,建立充實的戶外運動興趣,樂于走向戶外、親近自然,不斷積累運動經驗,獲得身體素質的發展。例如在《運動小達人》的運動游戲中,通過推鐵環、炒豆子、套圈的運動游戲,游戲的目標可以設定為提升幼兒的上肢力量;通過斗雞、跳房子的運動游戲,游戲的目標可以設定為幼兒的彈跳和平衡能力等;其次,戶外運動游戲的另一個目標是希望大班幼兒能夠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社交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與小伙伴進行合作、與戶外豐富的游戲材料進行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游戲態度、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意識。許多戶外運動游戲的開展,離不開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這就為幼兒進行人際交往意識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比如在《運動小達人》的戶外運動游戲走迷宮的過程中,圖紙的設計就是幼兒合作交流而完成。就培養大班幼兒運動興趣和能力的戶外運動游戲而言,教師應當首先進行充分的活動預設,并依據合理的目標,來給大班幼兒提供適合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的游戲材料,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大班幼兒的運動鍛煉建立堅實的基礎。
(二)推行差異引導,讓幼兒趣味運動游戲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闡述的過程中,一再強調“以學定教”。這就告訴我們,應當根植于大班幼兒的主體特征來推進相關的教育活動,根據教育行事來更新教育理念。同時,應當根植于大班階段不同幼兒的運動能力發展需要和階段性心智發展規律來推進相關的引導。為讓不同幼兒都能獲得鍛煉,教師應當依據陶行知“以學定教”的原則積極布局豐富多樣的游戲內容,并且鼓勵幼兒以自主探討的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游戲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游戲主題內容的選擇之外,教師也應當根植于幼兒的階段性心智發展規律,客觀判斷幼兒的游戲經驗,積極跟進適合不同幼兒的游戲材料的投放,從而讓幼兒能夠在運動游戲中,在適合自己的主題中,與自己喜歡的游戲材料互動中得心應手。例如,部分幼兒的運動能力不是很強,因此可以讓幼兒進行一些快步走、吹乒乓球、滾鐵環、穿過方桌、走迷宮、跳房子、彈珠等活動;部分幼兒的運動能力適中,教師可以引導這些小朋友在晨間的時候進行一些類似于建房子的活動,或者是進行一些踢毽子、套圈、炒豆子的民間體育游戲活動。可以適時選擇攀爬墻或者利用固定的繩子進行上下攀爬;部分幼兒的運動能力比較強,可以增加難度和挑戰性,可以進行一些打陀螺、跳皮筋的戶外游戲活動。
(三)采取探究模式,使幼兒趣味運動游戲滿載體驗
教育家陶行知主張,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應當開發大班幼兒的探索精神。因此,在大班幼兒進行戶外運動游戲的時候,教師應當對大班幼兒適當引導,發散大班幼兒思維,打開大班幼兒的探究思路。例如在幼兒開展《運動小達人》的時候,關于許多游戲如何玩,大班幼兒難免會出現觀察“卡殼”的情況。面對這個問題,作為教師,一方面,應當采取引導式的方式,來適當介入孩子們的戶外運動游戲,鼓勵幼兒進行合作探索,通過探究思路的豐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豐富大班幼兒的戶外運動游戲內容,提升戶外運動游戲的質量。另一方面,應當懂得利用不同的工具來展開探究,來進一步豐富大班幼兒在戶外運動游戲中的探索環節。又如當幼兒在玩輪胎這一游戲材料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嘗試著讓繩子和輪胎進行結合鍛煉,可以用繩子牽引輪胎來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拉的動作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先按照自己的想象,來進行一個關于《運動小達人》的計劃表,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讓幼兒自主商量玩哪一種運動游戲,以及如何開展相關的游戲活動,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探究環節的注入,能夠進一步提升大班幼兒的探究欲望,在滿載探究精神的戶外運動游戲之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也會得到倍增。
四、總結
本文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戶外運動游戲開展的價值、戶外運動游戲的組織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高效率地組織戶外運動游戲進行了充分地探討。希望能夠為大班教師組織相關活動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美.農村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開展的行動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2):253-254.
[2]林青.幼兒戶外運動游戲中民間傳統游戲的開發策略[J].情感讀本,2019(17):30.
[3]張煜輝.彰顯自主運動回歸游戲精神——談幼兒園戶外運動游戲區域的創設[J].散文百家,2018(12):143.
[4]陳小貞.本土資源在幼兒園戶外運動游戲中的運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8(06):13—59.
[5]郭凡.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體育活動之開展[J].學苑教育,2017(17):20.
[6]徐娟.談幼兒園戶外運動游戲材料的投放[J].教師,2017(23):95-96.
[7]吳健飛.借助民間體育游戲 優化幼兒戶外運動[J].科普童話,2017(16):123.
【創新行知運動模式,鍛煉幼兒身體素質】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