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目標:
1、幼兒觀察力作用于蛋殼凹凸面時發生的變化,學習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力的現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驗解決問題、發現答案的愉悅感,逐步養成細心觀察、認真操作的良好習慣,并能與同伴間友好合作。
活動準備:
背景知識:故事《誰啄破了蛋殼》
物質材料:1、1/2蛋殼每人兩個,鉛筆一支,可樂瓶蓋若干
2、盤子、碗、不帶針頭注射器若干,帶顏色的水數杯
3、大小、重量相同的木板兩塊、雪花機木片、卡紙條若干
4、小雞、蛋殼的指偶
活動過程:
一、誰啄破了蛋殼
1、指偶故事《誰啄破了蛋殼》
討論:是雞姐姐還是雞妹妹啄破了蛋殼?
2、啟發幼兒用鉛筆筆尖模擬小雞的嘴巴“啄”蛋殼,尋求答案。
(1)介紹實驗材料:蛋殼、膠帶、吸管、削尖的鉛筆。
(2)電腦展示實驗過程。
(3)幼兒模擬操作,得出“雞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殼”的結論。
二、演示解惑,幼兒初知原理。
1.“為什么蛋殼從凸面不容易啄破,從凹面容易啄破呢?
2.請幼兒觀看教師的實驗演示,發現“力的分散”現象。
提問:我把滴管里流下的藍色水比作鉛筆掉下去的力,請大家看看水落到蛋殼上怎么樣了?
3.教師邊借助圖示,邊用有趣的語言小結“薄殼結構原理”。
三、力的分散
1、討論:為什么凸面蛋殼不破?
2、操作:幼兒邊操作邊觀察注射器噴出的水柱在蛋殼上的變化
3、操作后談話:為什么凸面蛋殼不破?
四、游戲:小小蛋殼力量大
玩法:分別將四個凸面、凹面的蛋殼擺成一個方形,將重量相同的木板輕輕放在上面,比較哪一組蛋殼
五、引導遷移,幼兒運用經驗。
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向幼兒介紹生活中的隧道、城門、蒙古包、拱橋等物體,知道這些都是蛋殼的奧秘在生活中的應用。承受的重量大。
六、游戲:搭橋
玩法:幼兒分成若干組,用卡紙、積木分別搭成平面橋和拱形橋,在上面放雪花積木片,觀察橋身的變化,初步感知拱形橋能承受力的現象。
1.請幼兒建造拱橋,嘗試橋面中央最多能放幾塊積木,和同伴比一比,討論:為什么有的橋放的積木多,有的橋放的少?
2.展示不同的橋,發現新的問題。
①哪座橋比較牢?
②怎樣使拱低的這座橋也變得牢固起來?
③幼兒討論后,教師再次運用“薄殼結構原理”在其中一座“拱橋”下放三個“橋洞”,并請幼兒數一數上面能壓多少積木。
【大班科學活動ppt課件:蛋殼真奇妙(有教案、音樂)】相關文章:
• 中班科學《動物找家》PPT
• 大班科學PPT課件《多變的天氣》
• 大班科學《哥哥姐姐來排隊》PPT課件
• 科學PPT:動物的尾巴
• 中班科學:《有趣的風》
• 大班科學活動《把重復的去掉》有教案
• 大班科學PPT課件:我是天氣預報員
• 大班科學PPT課件《冬天里的動物》
• 中班科學PPT《解救懶羊羊》有教案
• 小班科學《三只熊的早餐》ppt課件
• 中班科學《誰多?誰少?》含素材
• 中班科學活動ppt課件:變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