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用熱情的心去思考,用真實的情景去感染,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興致勃勃地走進五彩斑斕的數學王國!
明集鎮中心幼兒園:宋桂芬
臺灣著名學者王財貴教授曾說:“數學是最容易學的學科,越是努力教數學的老師就越是很笨的老師”。可見數學并不是那么的深奧難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科學目標和內容要求中明確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意義”,在這里特別強調了“生活”對數學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是我們很重要的一種教學途徑。
而現實卻不容樂觀,幼兒園里的孩子已經“談數學色變”,可以想象,如果到了小學、中學,數學對他們來說已經成了沉重的負擔。究其根由,就是我們這些教育者們扼殺了孩子們的數學天賦。因為我們往往認為只有課堂才是孩子學數學的唯一地方。費勁周折,設置各種各樣的童話世界,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1”,什么是“許多”;發下大量的紙張,制作復雜的課件,讓孩子們去認知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把花壇里的花硬挪到枯燥的課堂上,只是為了讓幼兒學會點數------所有這些現象表明,教育者已將數學與生活脫離,使孩子們感到只有課堂才是學數學的唯一環境,而這個環境是那么的令人緊張,其結果只能是“望數學而生畏”。
我們為什么不在生活中對幼兒實施數學教育呢?午餐時間到了,老師可以問:“孩子們,你們用什么方法知道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碗和小勺夠不夠分?”這不就是“一一對應”的數量關系嗎?戶外活動時,孩子們仰臉望天上的風箏,可不可以讓幼兒學習點數呢?放學了,媽媽用自行車帶著寶寶回家,可以讓他們想一想:用什么辦法才能把那些忽忽向后跑的大樹數的又快又對?樓梯的臺階、走廊的地板磚,甚至是午睡的小床不都是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有效環境嗎?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用熱情的心去思考,用真實的情景去感染,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興致勃勃地走進五彩斑斕的數學王國!
【幼兒如何學習數學】相關文章:
• 淺談操作法在數學活動中的運用
• 幼兒數學的特殊性
•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途徑——情感
• 建構數學活動過程中的互動行為
• 準確把握教學語言,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 在講述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
• 大班數學教學之主動學習
• 把握動手操作特點 搞好幼兒數學活動
•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三大策略
• 用貝殼學數學
• 好玩的糖
• 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