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語言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尤其是在與他人之間的語言交流過程中獲得發展的�?磮D講述活動的關鍵就在于為幼兒創設正式的口語表達情景,使幼兒有機會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對某一圖片、實物或情景的認識和看法等,學習表達的方式和技能,從而培養幼兒的獨立構思和表述一定內容的語言能力。從小班幼兒泛靈性和好模仿的特點出發,我們在看圖講述活動中常采用情境觀察、游戲表演、排圖講述等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一、創設語言情境,運用問題設疑等方式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在模仿講述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自由想象
完整講述圖片內容看圖講述一般都以圖片為憑借物,決定了幼兒講述的內容范圍和指向。相對正式的語言情境,要求幼兒使用較為規范的語言來表達個人對圖片的觀察和理解。而小班的孩子,語言經驗相對貧乏,講述往往比較簡單,更多的是模仿他人的講述。為了調動小班幼兒參與講述的積極性,我們采用了情境教學的方式,從觀察圖片畫面入手,引導幼兒想想說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讓幼兒在一定的情境中想象故事發生的情節以及角色間的對話。如講述《樂于助人的小象》前,我們先讓幼兒觀察公園的圖片,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公園里玩的經驗,說說在山坡上走路的感覺,在公園里看到的一些成人活動。讓孩子們講述這些親身經歷,一方面創設了身臨其境似的故事情境,調動起了孩子們講述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們整理了原有的語言經驗,為下面的講述活動做好鋪墊。然后,我們出示“山羊公公背著米吃力地爬坡”和“小狗不小心把水桶掉進河里”的圖片,請幼兒觀察畫面講述公園里發生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重點引導幼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處在情景中的山羊與小狗的狀態和動作。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講述其中的一個畫面,也可以同時講述兩個畫面,能力弱的孩子可以模仿能力強的孩子講述。為了滿足每一個孩子的講述需要,我們還采用好朋友結伴講述、小組交流等方式,鼓勵幼兒猜想誰會來幫助它們,怎樣幫助它們。最后,我們出示小象分別幫助它們的兩幅圖片,引導小朋友完整講述故事。
看圖講述的指導要點,一是要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說清楚畫面所展示的故事情境;二是要用比較恰當的語言講述圖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三是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人物的狀態和動作即細節的描述。在小班的看圖講述活動中,指導孩子完整表達語句非常重要,這需要教師適時的幫助和引導。
二、巧用游戲策略,運用情境表演等方式拓展幼兒的講述空間,在角色體驗的基礎上鼓勵幼兒擴展講述,提升講述經驗
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而游戲正是孩子語言表達最好的活動載體。在孩子初步了解熟悉了看圖講述內容的基礎上,我們提供相關道具,引導幼兒開展情境表演,在情境表演中模仿角色對話,體驗角色情感,提升講述經驗�! �
還以《樂于助人的小象》為例,在請幼兒說出“小象看到山羊公公背著米袋子很吃力地走著,小象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時,老師扮演山羊公公背著米袋子一邊擦汗一邊吃力地走著,請幼兒扮演小象,表達對山羊公公的關心和幫助,如有的說“山羊公公,你累得滿頭大汗了,我幫你把米袋子送回家吧”,有的說“山羊公公,我力氣大,我用長鼻子幫你把米袋子馱回家吧”……這種賦予孩子一定角色身份的對話,使孩子用自然的語言真切地表達出角色的情感,語言講述也比較到位,每個孩子都能用不同的語言和恰當的語氣表達出對山羊公公的關心和幫助。在教師和個別幼兒示范表演之后,我們請小朋友自由結伴扮演山羊公公和小象,使每個孩子都有表演講述的機會,個性化地表現故事的內容和情節。
小班孩子的情境表演相對簡單,主要就是表現故事角色的對話和動作。適當的頭飾和道具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進入角色,使孩子大膽投入地表演,提升了孩子的講述經驗�! �
三、靈活使用圖片,運用排圖、拼圖等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在積累講述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講述,豐富幼兒的語言經驗
在以往的看圖講述活動中,尤其是小班的講述活動,教師完整示范講述圖片內容,始終被認為是一個很重要、不可忽視的環節。這種示范講述確實幫助幼兒整理、豐富了語言表達的內容,使幼兒能圍繞故事情節這根主線有序地講述,但是,這種示范講述也存在弊端,即造成幼兒講述內容雷同現象。我們在組織看圖講述的過程中,靈活使用圖片,引導幼兒采用不同的排圖順序講述不同情節的故事。仍以看圖講述《樂于助人的小象》為例。我們設計了“小狗和小象在公園玩”“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幫助山羊公公”“小狗澆花”“小象幫助小狗取水桶”五幅圖。孩子們可以按照“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幫助山羊公公”——“小狗澆花”——“小象幫助小狗取水桶”——“小狗和小象在公園玩”的順序講述,也可以按照“小狗和小象在公園玩”——“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幫助山羊公公”——“小狗澆花”——“小象幫助小狗取水桶”的順序講述,還可以按照“小狗澆花”——“小象幫助小狗取水桶”——“小狗和小象在公園玩”——“山羊公公背米”——“小象幫助山羊公公”的順序講述……同樣的故事圖片,不同的講述順序,不同的情節內容,孩子們在排圖講述的過程中充分體驗了創新講述故事的樂趣。而老師的加入和指導,更幫助了孩子不斷地擴展講述內容,豐富了語言經驗。如講述“小狗和小象在公園玩”時,不同的圖片順序就有不同的講述方式。在故事開頭,可以這樣講述:公園里到處開滿了鮮花,小狗摘了一束鮮花送給小象。小象說:“不行,花兒摘下來,別人就看不見了。我們來給花澆澆水吧。”在故事中間和結尾,可以這樣講述:小狗為了感謝小象的幫助,摘了一束鮮花送給小象�! �
看圖講述的組織形式有獨特的結構,一般都從觀察理解講述內容出發,在運用已有經驗講述的基礎上,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并鞏固遷移新的講述經驗。我們采用情境觀察、游戲表演、排圖講述等策略,幫助孩子在與同伴的游戲互動中不斷交流講述,有效地促進了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小班幼兒看圖講述活動的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上一篇:“交往式”語言教學策略
下一篇:如何在拼音教學中有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