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分析:
《指南》指出:3~4歲的孩子能注意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征,鼓勵他們按形狀進行分類與整理。本活動從繪本故事入手,為孩子創設了一個游戲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開展數學方面的分類活動,以游戲貫穿活動,激發幼兒主動地參與活動。在教具設計方面,采取了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電子白板功能,發揮繪本中動物形象的優點,營造良好的游戲情境,抓住小班幼兒的興趣;其次運用電子設備可操作性功能,設計了多樣的“課堂活動”,以個人、小組競賽多種渠道讓幼兒真正地實踐體驗,激發主動性,提高操作能力;最后,集體的游戲操作滿足所有孩子參與的欲望,也為教師提供檢驗的平臺。
活動目標:
1.結合繪本閱讀,鞏固對圖形的認識,能按照顏色、形狀特征進行分類。
2.在觀察、比較和操作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
3.通過簡單的操作活動,提升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觀察、比較和操作過程中,鞏固對圖形、顏色的認識。
難點:能按照顏色、形狀的特征進行分類活動。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一體機、操作圖形若干(橙色五角星、黃色三角形、紅色愛心)、小象操作板3、糖果倉庫操作板。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激發興趣。
師:寶貝們,聽,誰來了?(播放大獅子吼聲)
師:原來,是森林里的大獅子來和我們玩游戲了。(蒙層,出示大獅子)我們和大獅子打個招呼吧!
【媒體運用:利用蒙層,揭示謎底,激發興趣。】
【設計意圖:利用電子白板的蒙層功能,將答案形象地藏起來,聽一聽,再由幼兒猜測后揭示秘密,激發幼兒對“大獅子”的興趣。】
二、講述故事,認知圖形與顏色。
師:大獅子還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錄音)
師:小動物們都非常害怕大獅子。這天,小狐貍想到一個對付大獅子的好辦法,聽聽看,它是怎么說的?(音頻)
師:小動物們決定給大獅子送什么好吃的東西?(糖果)
師:動物們真的送來了糖果,我們一起看看(蒙層)是什么樣子的?(放大鏡)有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呢?
【媒體運用:利用電子白板放大鏡功能,認知圖形與顏色】
【設計意圖:幼兒對顏色、圖形已經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利用白板放大鏡的功能,可以將圖片中的糖果放大,更方便幼兒直觀觀察,感知糖果的顏色與形狀,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
師:大獅子可喜歡吃了,甜甜的糖果特別好吃,森林里的其他動物們聽說大獅子喜歡吃糖果,也紛紛送來好吃的糖果。
三、嘗試按要求分類。
1.按紅色糖果分類。
師:小兔子送來許多糖果,我們來看看它的糖果(動畫、蒙層)。
師:大獅子看見了五顏六色的糖果,張大嘴巴說(錄音):“我要吃掉所有紅色的糖果!”
師:大獅子說什么?它要吃什么?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大獅子把紅色的糖果找出來嗎?
【媒體運用:利用電子白板分類游戲功能,掌握按顏色分類】
【設計意圖:幼兒對“紅色”的認知還是比較清晰的,因此,在活動中,讓幼兒自主操作,去完成“按顏色”分類,再由師幼引導糾正,遵循“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紅色糖果都找到了!
2. 按圓形糖果進行分類。
師:小猴子和小狐貍也來送糖果,它們推來了一大箱糖果,(蒙層)看看,有什么糖果?。大獅子高興極了,它大聲地說(錄音):“我要吃掉所有圓形的糖果,快拿來!”
師:大獅子這次要吃什么糖果呀?哎呀,這一箱子的糖果太多了,小猴子和小狐貍都忙不過來,這次,它要請2個小朋友一起來找一找圓形的糖果,比比看哪個小朋友找得又準又快!要找什么樣的糖果呀?
(兩名幼兒進行比賽,課堂游戲可重復多次)
【媒體運用:利用電子游戲競賽功能,提升幼兒觀察能力】
【設計意圖:幼兒喜歡競賽,在規定時間內,請幼兒找到“圓形”糖果,一方面,規定時間,激發幼兒認真觀察的潛力,另一方面,競賽游戲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幼兒思考判斷的能力。】
師:太好了,圓形糖果終于都找完了,謝謝你們!
3.按規定顏色與形狀分類。
師:再來看看,誰又來送糖果了。斑馬也送來了好多糖果,猜一猜他送來了什么糖果呢?看看(蒙層)
師:聽聽看,這次大獅子又要吃什么樣子的糖果呢?(錄音)
師:這次大獅子的要求你們聽清楚了嗎?要吃什么糖果?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糖果?你能完整地說一說嗎?請小朋友們來找一找綠色的、長方形的糖果,找到送到大獅子嘴里來!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觀察指導)
【媒體運用:利用電子白板分類游戲功能,能按規定分類】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讓幼兒自主操作,再由教師引導糾正,遵循“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這次的分類已經達到簡單的二次分類,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小小的挑戰,符合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師:綠色長方形的糖果找對了嗎?還有嗎?
師:你們真的太棒了,都把綠色長方形糖果找出來了。
4.鞏固形狀和顏色
師:大象聽說了小動物們給大獅子送糖果后,也準備了好多糖果,都在后面的糖果倉庫里。
師:大象要請小象們幫忙送糖果,我們來看看,第一個小象需要送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糖果?(黃色三角形)請你去后面的倉庫里找到黃色三角形糖果,送到1號小象的筐里。(幼兒操作)
師:你們找對了嗎?有什么問題?倉庫里還有嗎?
師:再來看看2號小象和3號小象要裝什么糖果?你們能幫助他們找到糖果嗎?找一找(幼兒操作)。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都找對了?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對圖形顏色的再一次鞏固認識,通過集體的游戲操作,幼兒進行對二次分類的鞏固,也滿足了所有孩子參與活動的欲望。這個環節,教師能直接了解幼兒對這個知識點的情況掌握狀況。】
師:謝謝你們的幫助,小象們分好糖果后就給大獅子送去了,大獅子高興極了。
四、繼續傾聽故事,提升護牙意識。
1.傾聽故事,了解事情發展。
師:就這樣,森林里的小動物一直給大獅子送去各種各樣的糖果。結果,沒幾天(播放音頻哭聲),咦,獅子大王怎么了?它為什么哭呢?(蒙層、放大觀察)它的牙怎么了?怎么會蛀掉的呢?
【媒體運用:利用電子白板插入音頻功能和放大鏡功能】
【設計意圖:利用音頻播放獅子的哭聲,引發幼兒思考獅子為什么會哭。再通過放大鏡觀察,直觀看出牙齒上黑黑的,知道多吃糖果牙齒會蛀。】
師:原來啊,大獅子吃了很多很多的糖,可是它卻不刷牙!結果他的牙齒都蛀了,小狐貍對大獅子說(音頻)從此,大獅子就變成了一只沒有牙齒的獅子。
師:大獅子再也不敢吃糖了,也沒有牙齒吃小動物了,小動物們和它成了好朋友。
2.視頻科普:知道吃糖不刷牙的危害。
師:大獅子還學會了保護牙齒的方法,它想把這些方法告訴你們,我們一起來看看。
【媒體運用:利用電子白板插入視頻功能,科普多吃糖的危害】
【設計意圖:利用視頻,直觀形象地向幼兒科普多吃糖的危害,視頻比單獨的圖片或教師講述的語言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也加深了幼兒對吃糖要刷牙這一好習慣的認知,幫助幼兒更好的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因此《愛吃糖果的大獅子》這個活動運用白板教學,結合繪本故事,通過動畫、操作讓幼兒真實感知、體驗,一下子就把小班孩子的注意力給吸引住了。整個活動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讓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根據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將目標分為:1.結合繪本閱讀,鞏固對圖形的認識,能按照顏色、形狀特征進行分類。2.在觀察、比較和操作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3.通過簡單的操作活動,提升對數學活動的興趣。縱觀整個教學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幼兒在活動中逐步提升對顏色、形狀的感知能力。
【小班數學ppt課件《愛吃糖果的大獅子》含教案音樂和希沃版本課件】相關文章:
• 大班科學《有趣的仿生》視頻+教案+課件+音樂+希沃課件+說課稿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