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時鐘》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時鐘》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為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做準備。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
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認識時間,并區分整點和半點。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理解什么是時鐘?
1、開始時老師先唱一首時鐘歌,聽一聽時鐘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當當當,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出示時鐘模型,看,我們認識它嗎?
提問:我們為什么要認識時鐘?
二、 認識時鐘
1、 認識鐘面,看時鐘上面有什么?
有1—12個數字,兩顆針,長針和短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這兩顆針都是順時針走。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
2、 認識整點,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指著1點、9點、12點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的針。
3、 認識半點,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點半。(指著1點半、9點半、12點半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半的針。
4,幼兒都到鐘面上進行練習,試著撥針認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小百科:時鐘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計時器,人們通過它來記錄時間。至今為止,在中國歷史上有留下記載的四代計時器分別為:日晷、沙漏、機械鐘、石英鐘。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時鐘》含反思】相關文章:
• 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骰子》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科學游戲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鏡》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石頭的奧秘》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勺子上的哈哈鏡》含反思
• 小班科學教案《醒來的冬眠動物》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小時侯
• 幼兒園小班教案《照鏡子》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剝桔子》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豆寶寶找家》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多種多樣的電話》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打氣筒》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水中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