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下雨歌》適用于中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大膽創編歌詞,嘗試大膽創編歌詞,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音樂《下雨歌》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知道下雨天需要使用的避雨工具。
2.嘗試大膽創編歌詞。
3.體驗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1.帶律動的學唱歌曲
2.改編歌詞
3.學會下雨前的游戲
活動準備
1.《下雨歌》
2.雨傘,雨衣,雨靴的圖片
3.下雨聲的錄音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師:今天呀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美妙又熟悉的聲音,小朋友想不想聽一聽是什么聲音呀?生:想。師:好的,我們來安靜的,聽,是什么聲音?(播放錄音:下雨聲)那哪位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下大雨的時候,雨點聲是什么樣的?那下小雨的時候呢?
基本部分:
一游戲
剛才小朋友分別說了下大雨和小雨時的雨點聲,現在我們來一起用我們的身體部位模仿一下雨點的聲音,和老師一起做,伸出你們的雙手,第一個動作----搓手,(雙手合十搓,這是淅淅瀝瀝的小雨)第二個動作 --------捏指(慢慢的雨下大了,路上的行人都在忙著回家)我們的兩個手指不要抬得太高,這樣速度慢而且沒有聲音,抬低一點,速度快一點,用指尖敲打掌心)第三個動作----拍腿,有節奏的拍,1,2,1,2然后慢慢加快速度練習。(雨越下越大,行人們都加快了腳步)第四個動作,跺腳,有節奏的,兩只腳輪換落地,不可以同時。(暴風雨要來了,樹枝盡情的搖晃)。
1、 學唱歌曲,感受下雨的情境
師:仔細聽,大雨真的來了,我們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回家,聽……(播放歌曲)生:她的媽媽給她送了一把傘。師:恩,你真棒,說明這位小朋友認真的聽了歌曲里的內容。那現在我們一起來說一遍。淅瀝淅瀝嘩啦嘩啦,雨下來了,我的媽媽來了來了,拿著一把傘,淅瀝淅瀝嘩啦嘩啦,啦啦啦啦
再和老師有節奏的說一遍歌曲里的內容……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下雨歌》,下面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哼唱一遍
2、嘗試改編歌詞
師:小朋友唱的真不錯,那老師請你們想一想,下小雨時除了可以用淅瀝淅瀝的聲音演唱,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演唱,(生:還有滴答,嘩啦,沙啦沙啦,噼啪噼啪,我們把小朋友想到的唱到歌詞加到歌曲里去再來一遍?!
師:好的,現在黃隊的小朋友唱滴答滴答,綠隊唱嘩啦嘩啦,我們一起唱淅瀝淅瀝。看哪個隊伍唱的動聽又準確。
結束部分
等下次下雨的時候,楊老師帶著小朋友們撐著小傘去外面聽雨點的聲音好不好?好的這節課就上到這里,
設計背景
發現我班的孩子對節奏很喜歡很感興趣,孩子們又很喜歡下雨天,我就用對孩子平時的節奏練習來模仿下雨前到暴風雨過程的聲音。幼兒很是喜歡。
小百科: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下雨歌》】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手指歌》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