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各種樂器的音色以及演奏方法。
2.樂于參與樂器游戲,感受共同玩樂器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樂器若干:小鼓、沙球、串鈴、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鼓聲咚咚
1.聽鼓聲走走走
2.說說小鼓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鼓和我做游戲
聽聲音識別樂器
1.串鈴鈴鈴鈴
(1)教師轉動串鈴,幼兒講述這種樂器的聲音是怎樣的,模仿串鈴聲音。
(2)教師介紹串鈴
(3)聽串鈴聲音拍拍手
2.沙球沙沙沙
(1)教師搖動沙球
(2)請幼兒說說沙球的演奏方法
(3)幼兒創編聽到沙球聲音,我們可以做什么動作?
(4)教師操作樂器幼兒做對應的動作
(5)回憶前三種樂器對應的動作(小鼓——跺腳;串鈴——拍手;沙球——幼兒創編的動作)
3.圓舞板噠噠噠
(1)教師出示最后一種樂器,請幼兒說說它長得像什么?(鴨嘴巴、貝殼等)
(2)說說它的演奏方法,并請個別嘗試操作。
(3)幼兒創編聽到圓舞板聲音,我們可以做什么動作?
(4)教師操作樂器幼兒做對應的動作
(5)回憶四種樂器對應的動作(小鼓——跺腳;串鈴——拍手;沙球——幼兒創編的動作;
圓舞板——幼兒創編的動作)
4.游戲“聽聲音做動作”
小小演奏家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樂器
2.幼兒聽到對應的樂器聲音進行演奏
3.幼兒再次進行游戲
隨堂互動:
宋老師你好,剛剛我看了你的那節課是小班的《有趣的樂器》,那我有些問題想問問你,就是我記得在帶班的時候發現小班的孩子在進行音樂活動的時候呢,他們有的孩子會突然之間游離你,會不聽你老師的,還有的時候他們會跟你對著干,跟你反方向地做,那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師該怎么做呢?
小班因為是年齡比較小,他們年齡特征他們注意力的時間也是比較短而且他們特別是容易怯場,如果是不是自己班的老師這種情況可能更加明顯,但是我們想到每個孩子他們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片葉子還不一樣,每一個孩子他們的個性包括他們的家庭背景,他們的各種性格都不一樣,那么面對每一個不同的這個孩子我們可以怎么去做,像有些孩子他的注意力時間就比較短一些對吧?那有些孩子他的膽子就比較小一些,會各種各樣的孩子,那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首先不能去斥責他們,你怎么這樣的,你怎么不參與啊
不能說些反面的話對嗎?
對,可能在我們平時如果不是上公開課的話,我們如果自己帶班的話,你一定要過來做啊,一定要怎么樣,或者就冷淡他就讓他去,會遇到這種情況,那遇到這種情況以后我們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絕不能放棄對吧?因為對于我們老師來說他可能是百分之一,而對我們家長來說他們是百分之百,全心全意,那其實在我帶班的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包括有一次我在外面上公開課的時候,《我是一個兵》的活動當中,我們就有孩子,大家都在做小兵,他就不愿意,他就坐在邊上看著,但是他聽著音樂呢他會動,那么這時候,全場下面幾百個人這樣坐著,那么這時候,處于我的話我想心里有點咯噔了怎么辦?但是呢我沒有去放棄他,要學會一種等待別著急,但是你等待的過程當中你要時刻去關注他,心里要有他,就像今天小班的活動當中,今天就有一個孩子,那個大眼睛穿黃衣服的孩子,她就是班級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她一開始的時候對我還是比較抗拒的,離我距離比較遠,她就一直坐著,一直看著你不動,她在觀望你,當孩子們走出來的時候我就說你當小警察對吧,那你來看著我表演哦,像《我是一個兵》的時候我說,你是小司令對吧,好,你當小司令就看著我們,你要跟她有一個互動,但是這個互動也是落到一個我們創設的情景當中,比如說我們做小警察,你是女警察哦,你看著我們做哦,我們誰做得好你待會兒來給我們表揚表揚,那她覺得我坐在下面也怎么樣?
讓她慢慢融入到你的這個活動情景當中
對,她覺得我也沒有被老師忽視啊,然后你要更多地給她一些機會,比如說我在演奏小樂器,這個小樂器誰會做啊?你會嗎?你要想到她,你看她做得真好,其實是有意識的,你來試試看,讓她來嘗試下,如果她對,鼓鼓掌鼓鼓掌,所以這個孩子她的表現其實就是今天的從一開始的游離狀態到慢慢地融入當中,所以我們說,面對這樣的孩子,首先不能斥責,不能放棄她,再者,第二步,你就創設一些情景去讓她融入,一旦她有了進步,你要去鼓勵她,不過這個鼓勵不能“真好,啊喲,不錯不錯”
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
泛泛而談,你要有針對性,她覺得老師看到我,確實我在這個地方有進步,老師看到我了,她更有自信
她很開心了
對,她會逐漸地走入你的狀態,又比如說我們中班的時候也會有這個狀況,就是我們在做小魚游,小魚游啊游啊游,其中一個小搗蛋鬼
中班這種情況很多
很多很多,不光是小班,中班包括大班也會,因為他個性很獨特,和別人不一樣,然后他往地上一趴,那這時候他其實是為了搗蛋,那怎么辦?我這堂課不要進行下去?而且如果有一個人的話你不去進行一下引導會怎么樣?
旁邊孩子會模仿他
對,他們覺得他在地上很開心,釋放了,那這時候我問他你躺在地上干嘛呀?為什么你要躺在地上?你知道他說什么?你們在游,我是條死魚,他說我死魚,我死掉了呀,死魚可以吧?他是在情景當中,他說我是死魚,那你要允許他是條死魚,那我說,死魚的話我們一會兒做小魚游啊游啊的游戲,死魚可以參加嗎?不行的呀,那這時候我老師就變成,也是在情景當中,去引導他,我來變成一張大大的網,他看到大大的網,蠻大的,我要把他網走,死魚不能在這清澈的河中游啊,他一聽到我要變成大網把他網走,他怎么樣?還是做活魚開心呀,待會兒游戲也沒得做了,剛才我是假裝的,我沒有死,我是假裝的,他又活過來了,所以這些案例,我們要發現平時的案例,這些案例也說明了我們在平時遇到這些游離于活動之外的我們要有一定的教育策略,在情景當中去指導他們去引導他們,讓他們漸漸地漸漸地到你的活動當中來
這種方法更好,謝謝
宋老師我還有個問題,就是說小班的打擊樂中,活動形式還有哪些嗎?
小班的打擊樂活動,小班打擊樂活動的形式因為他們是,像有些幼兒園的話他們在樂器上,不要說小班了,他們大班也不大去操作,一些樂器都是在房間里面睡覺的,或者根本就不用,或者就是用的鼓啊,鈴啊,串鈴、碰鈴這種方面比較多,那其實小班的話它有各種打擊樂的這種活動,那小班的話我們要考慮到小班打擊樂活動的目標在于什么?首先要培養他們的興趣,那這個興趣怎么培養?就是玩,玩的過程當中,玩樂器過程當中去培養它對樂器的興趣,第二個呢它們其實是讓他們養成一定的良好的收放樂器的習慣,包括樂器不唱歌的時候在腿上對嗎?一點聲音都沒有,讓它安安靜靜的,包括在活動結束的時候要把樂器送回家對吧,今天班級小朋友就他們送回家的這個常規就比較好,那么除了操作樂器以外,我們在此之前還可以讓孩子們培養他們的傾聽能力,因為你要操作打擊樂的話要辨別區分這種樂器的音色,小鼓咚咚咚,比較沉重的對吧,小鈴叮叮叮比較柔和的,區分明顯音色的區分,那么這個就要練他們的耳朵,所以我們之前還可以做些什么活動呢?比如說帶著孩子們就在教室里大家圍坐著,靜靜地聽,你們聽聽看我們周圍有些什么聲音?小朋友會說,教室里有鬧鐘滴答滴答的聲音對吧?
讓他去關注周圍的一些聲音對嗎?
先學會去聽,也會有走廊里走路的聲音,然后我們第二步還可以帶孩子們走出教室到外面去聽,樹上的小鳥叫,孩子們在操場上嬉笑的聲音,然后還可以把這些問題帶回家,你到家里去找找這些聲音,去發現聲音,因為你要玩打擊樂,首先你的耳朵要靈,然后再回過頭來,那么我們現在到教室以后,你們找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現在用我們的小手或者每人發個小棒,請你到教室里各個地方,桌子也可以椅子也可以,你去敲敲,敲敲聽聽它們的音色都一樣嗎?比如說凳子,你敲凳腳和敲桌面這個聲音一樣嗎?音色肯定不一樣,這也是屬于打擊樂,只不過我們是用生活當中的,我們用我們的肢體去敲對吧?或者用小棒去敲,敲什么,這個樂器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物體,比如說地板,鋼琴,去敲敲鋼琴,敲敲墻壁對吧,這些都是聲音,那么再者在敲擊了以后,他們有了這種對敲擊的興趣以后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們為童謠、歌曲比如說豬兒在農場嚕嚕,牛兒在農場哞哞,今天老師請來了這么多的樂器,我們這首歌曲也都聽過對嗎?你來想想看,小豬的聲音我們可以用什么樂器來對應對吧?這個游戲可以操作嗎?一對比,串鈴或者碰鈴和小鼓,你們覺得哪個?小豬的聲音我用咚咚咚用什么?用這個鼓,豬兒在農場嚕嚕,你敲兩下,小雞在農場唧唧,這個用什么樂器比較合適啊?
用那個響板
響板或者小串鈴都可以,這就是在用樂器為這個童謠做一個伴奏,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形式,比如說大野狼來了,有些小朋友用這個沙球,有些小朋友用鼓,聽到鼓的聲音,大野狼來了,可以讓孩子們自己敲,有些小朋友扮演大野狼,有些孩子們扮演小動物,又有像小螞蟻的活動,一只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對吧?那小螞蟻出來我們可以用什么樂器呢?雞蛋沙球看見過嗎?有嗎?
有,圓圓的看到過
對,圓圓的就像一個雞蛋的形狀,每個小朋友拿個小沙球,我們來做小螞蟻哦,一只螞蟻在洞口,搖搖小沙球,很好玩,你們就是小螞蟻哦,一起來搬豆哦,那在這個場景之下他們在玩玩動動,在整個打擊樂的場景之下,他們玩得開心嗎?
開心
很開心,所以這個小班的打擊樂活動其實有很多很多,還是需要我們老師去發現,去找一些好聽的音樂,他們喜歡,喜于樂見的這種形式
我發現還是游戲的這種方式比較多
對,還是在玩的
我知道了,謝謝
【小班音樂《有趣的樂器》教案】相關文章:
上一篇:小班音樂《小老鼠上燈臺》教案
下一篇:大班音樂《調皮的鞋子》教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