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四小天鵝舞曲》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動作表現音樂輕快、活潑的性格,初步感知舞曲的藝術美及樂曲歡快、跳躍的特點,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四小天鵝舞曲》含反思教案吧。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舞曲的藝術美及樂曲歡快、跳躍的特點。
2、能用動作表現音樂輕快、活潑的性格。
3、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天鵝圖片一副、天鵝頭飾每名幼兒一個;
2、《四小天鵝舞曲》音樂、影像資料。
活動重點:
感受樂曲歡快跳躍的特點
活動過程:
1、 談話引入,使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情緒。
教師:寶寶們,春天來了,田野里的小草發芽了,桃花開了……聽!什么聲音?(放音樂)
教師:聽完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出感受)
教師:其實這段音樂來自一個很好聽的故事------(講故事)
“從前在一個城堡里,住著一個英俊的王子,有一天,王子到森林打獵,他看到一群漂亮的白天鵝從頭頂飛過,就追隨天鵝來到一個湖邊,這時天黑了,白天鵝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姑娘,王子驚呆了!原來是奧杰塔公主被魔王施了魔法,她和她的伙伴們白天變成天鵝,夜晚才能恢復人形,只有遇上真心喜歡他的王子,才能破解魔咒,王子聽了奧杰塔公主的講述,王子真心喜歡上了公主,發誓要解救她,這時天鵝伙伴們聽了個個眉開眼笑,有四只小天鵝快樂的跳起舞來,后來王子奮不顧身的殺死了魔王,公主變回了人形,他們終于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2、再次欣賞樂曲,感知樂曲的情緒特點,了解樂曲的形象。
(1)師:聽音樂后,你覺得這段音樂是故事中的誰在跳舞?(四只小天鵝)師:你們見過天鵝嗎?
�。�2)出示天鵝圖片,了解天鵝特征
先請幼兒說一說天鵝的特征,教師總結:天鵝是一種高貴優雅的動物,人們都很喜歡它。
教師:天鵝高興地時候會跳舞,誰愿意學一學?(鼓勵幼兒做動作)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四只小天鵝跳舞吧!(放舞劇影像)
3、分段欣賞音樂,了解樂曲A-B-A的結構
教師:寶寶們如果你們仔細聽,就會發現音樂的節奏是有變化的,我們先來聽第一部分。(放A部分音樂)
第一段音樂節奏均勻,好像看到小天鵝跳起了整齊的舞步(鼓勵幼兒學)
聽第二段音樂后,教師:第二段的節奏更加豐富,好像看到小天鵝展開翅膀飛到水面上,拍水、玩水、想同伴灑水的場面。
聽第三段音樂后,問幼兒:誰聽出了這段音樂和哪一段是一樣的?(鼓勵幼兒回答)
師:第三段又回到了生動質樸的格調,這種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第二段不一樣的音樂就是A-B-A的結構。(板書A-B-A)
教師:整個音樂通俗親切,是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的一小部分,這段音樂和舞蹈配合的天衣無縫,令人心馳神往。寶寶們,你們想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天鵝玩游戲呀?
4、幼兒戴頭飾隨音樂玩“四只小天鵝”游戲
�。�1)要求幼兒出場時四個人結伴
�。�2)引導幼兒隨音樂ABA不同節奏變化,用動作表現天鵝的形象
5、鼓勵幼兒邀請客人一起跳起“天鵝舞”結束活動。
小百科:天鵝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遷,5~6月進行繁殖,巢多置于干燥的地面上或淺灘上的蘆葦叢間,每窩產卵4~7枚。
【幼兒園大班教案《四小天鵝舞曲》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鍵盤的舞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