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幼兒園活動室是幼兒生活、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室內環境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室內環境要體現幼兒的興趣、需要和探索精神,體現幼兒、教師、家長的參與和互動,體現新觀念下多種經驗、信息的整合,體現各種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體現教師的巧思與創新。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為了貫徹《綱要》中對環境的要求,近幾年來,我園在為幼兒創設適宜的環境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融入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幼兒為本的室外環境創設
幼兒園的外在環境不僅體現了本園的辦園理念,還體現了幼兒園的文化氛圍,以及教師良好的創新意識。幼兒園的外觀環境要干凈整潔,色彩協調,還要有親切感,讓孩子們喜歡。
基于此認識,我們將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畫成大型畫板,將其鑲在活動場地的周圍。優美的畫面,可愛的動畫形象和其展示的教育內容,完美地融藝術欣賞與教育功能于一體。此外,我們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計幼兒園樓體的顏色,將檸檬黃、橘黃和蘋果綠進行巧妙地結合,在明快中透出和諧,讓孩子們走進幼兒園就猶如進入一個童話世界,心情愉悅地開始一天的生活。
二、與教研內容融為一體的室內環境創設
幼兒園活動室是幼兒生活、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室內環境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室內環境要體現幼兒的興趣、需要和探索精神,體現幼兒、教師、家長的參與和互動,體現新觀念下多種經驗、信息的整合,體現各種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體現教師的巧思與創新。
我園室內環境創設力求班班出特色,內容以教研活動為主線,做到點、線、面有機結合,將墻飾分為上下兩部分。幼兒視線之上的墻飾以教師制作為主,發掘、營造與教研主體相配合的教育環境,強調藝術氛圍。幼兒視線內的墻飾,為主題教育活動服務,以幼兒為主,充分讓幼兒及家長參與進來,改變教師一手包攬的情況。
如,我園大一班從剪紙入手,開展《在剪紙活動中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每個主體的墻飾的創設,不僅是課程內容的體現,教學活動的反應,更是幼兒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記錄,也是教師成長提高的良好途徑。
三、廢舊材料合理利用
各班不但以教研課題為主線創設墻飾,還開拓思路、創造性地充分利用了很多廢舊物品,變廢為寶,既經濟又美觀。廢布頭、開心果、葵花子等都成了主要材料,“美麗的船”“手娃娃”、蠟染等作品,既能給幼兒以藝術的欣賞,又能引起幼兒的創作欲望,啟發幼兒創作的火花。
經過教師們的巧思和創新,八個班級,各具特色,既將幼兒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又體現教研主題,重視環境育人的功能。可操作的室內環境,讓環境與幼兒互動,讓環境說話,把環境設計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構建要素,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
王麗煥/李偉 唐山市豐潤區光華道幼兒園
【淺議幼兒園室內外環境創設的巧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環保教育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方法研究
• 小議幼兒園環境裝飾中的審美與互動
• 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探究
• 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環保教育
• 創設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環境
• 幼兒園環境創設之我見
• 創設適宜環境 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 大自然——幼兒成長的美妙課堂
• 東營市實驗幼兒園重視心理環境創設
• 初探《指南》背景下幼兒園園本節日美育環境創設指導策略
• 幼兒園環境創設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