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角在班級中起到了連接小朋友的作用,不僅僅是教室的一個布置,更是對幼兒心理起到必可少的作用,通過心情角不僅讓老師們看到了幼兒的心靈,也讓幼兒看到了幼兒的心靈。
幼兒的情緒波動很大,特別是在小班,他們很容易為了某些很小的事情或者是沒有原因的事情高興或者難過,也有可能為了一句話而產生高興難過的情緒。
每天下午4點以后,家長們都來接自己的孩子,我們班普遍偏早,但是也有些幼兒在父母還沒來接的時候湊在一起玩,他們很喜歡走到教室后面的心情角的旁邊,看看自己和看看別人的照片,然后伸手擺動小針將自己的心情表現出來。有一次,洋洋又跑到心情角的旁邊將小針指向難過的地方,我就問他:“今天你為什么難過?”他說:“因為今天洋洋的爸爸媽媽現在還沒來接。”于是我就告訴洋洋:“你再等會兒,爸爸媽媽馬上就會來的,洋洋的心情好了的話那爸爸媽媽也會很快來的啊。”聽了這句話,洋洋伸出手馬上就將小針指向了高興。
對于這樣的事情,在幼兒的身上體現出來的是孩子的真實體現,我們怎么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把小針指向高興呢?
首先,我將這個心情角時常作為我們晨談的主要內容,每一次我們都請幾個小朋友去心情角指出自己的心情,如果是高興的,請他大聲的告訴大家你為什么高興,讓其他小朋友也能分享你的好心情;如果是難過的,我們就請小朋友把難過的原因將給大家聽聽看,接著我們老師和小朋友都來想辦法幫忙,在這樣的氣氛中,讓心情不好的小朋友通過老師和小朋友的幫忙變的高興起來,培養幼兒互助能力和良好的情感。
通過利用幾次晨談的時間對幼兒進行這樣一個活動,小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的多了,心情角中的高興也多了,經常會有小朋友站在心情角旁邊把指針指向高興,還有些小朋友主動要求幫助其他小朋友變得高興起來。
心情角在班級中起到了連接小朋友的作用,不僅僅是教室的一個布置,更是對幼兒心理起到必可少的作用,通過心情角不僅讓老師們看到了幼兒的心靈,也讓幼兒看到了幼兒的心靈。
【案例:心情角】相關文章:
• 案例:給我一樣的紙
• 案例:我愛我家
• 案例:玩具回家
• 案例:批評不要隨便說
• 案例:教育反思“烤動物”風波
• 案例:故事后的思索
• 案例:大班美術:有趣的變形人教學反思
• 案例:蜜蜂飛進教室以后
• 案例:用心接納調皮的孩子
• 案例:來自一堂綜合活動中的“導入環節”的反思
• 教育案例分析:行為偏差的孩子
• 案例:《影子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