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戶外體鍛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從孩子的興趣、需要出發,充分發揮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優勢,將教師的預設目標與幼兒的自發活動結合起來,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各類活動中,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孩子們會非常投入,大膽的去嘗試,也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今天天氣很好,氣溫有點偏高,所以教師預設的體鍛目標為進行平衡練習。
剛開始孩子們在戶外進行體鍛時,有的在和朋友比賽走繩,有的把沙包頂在頭上做小小滑稽人,還有的在玩小烏龜送貨的游戲。這時袁野和江江兩名幼兒一邊玩著小小滑稽人的游戲,一邊興高采烈的在說著昨天看的鐵甲小寶的內容:
袁野:“昨天黑暗軍團很好玩,他們下了很多的雨,那種雨會讓植物都死掉的。”
江江:“是呀,黑暗軍團很壞的,那些是酸雨,我聽寧波號說的,地球上的植物碰到酸雨會枯死的。”
袁野:“昨天寧波號和它的朋友去追黑暗軍團時,飛得很快的噢。”
江江:“是呀,他們是光速飛行的。”
袁野:“對,光速飛行很快的,比汽車還要快。”
江江:“比飛機還要快呢。”
在一旁的付小坤聽了,也很高興的加入了他們的討論“鐵甲小寶”行列,然后很多男孩子和幾名女孩子也參與了進來,叫著嚷著“我們昨天也看的!”“我們昨天也看的!”“鐵甲小寶本領很大的!”“是呀,他們還愿意幫助別人呢。”
袁野和江江一看這么多的朋友都看了《鐵甲小寶》,很興奮,嘴里喊了一聲:“鐵甲小寶,準備,出發------”還拖了一聲很長的尾音,模仿鐵甲小寶的動作四處“飛行”的快跑著,嘴里還念著鐵甲小寶的名字,立刻,幾乎是全班的幼兒都跟著模仿起來:都張開雙臂,低著頭,一邊哼著歌一邊興高采烈地跑呀跳呀,橫沖直撞,操場上一片擁擠。
這和教師預定的體鍛目標練習平衡及內容發生了沖突。
分析幼兒:
從隱性課程方面來講:
首先,,電視里一直在播放日本動畫片《鐵甲小寶》,里面的主人公是一群樂于助人的變形機器人,深受著孩子們的喜歡,在自由活動時,她們也經常坐在一起討論著有關的故事情節。因此在戶外廣闊的空間中,幼兒模仿鐵甲小寶進行各種動作時不足為奇的。
其次,我班男孩略多于女孩,幼兒很容易興奮起來,其余孩子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也就跟著模仿鐵甲小寶跑跑、撞撞,橫沖直撞,于是,操場上出現了一片“亂哄哄”的場面。
最后,從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說,5----6歲的幼兒動作發展基本接近于成人,但身心發展還處在前運算階段與具體運算階段的交界處,好玩、好模仿也是特點的反映。
教師指導:
看到幼兒的興趣很高,教師隨機調整體鍛的內容,和孩子們做起了鐵甲小寶的游戲:和孩子們一起手拉著手、肩搭著肩一起唱著鐵甲小寶的主題歌,不停的變換方向、變換動作跑著、跳著,,在操場上“飛行”,看見教師的參與,孩子們的興趣更加高了。
在利用鐵甲小寶的游戲情節活動開幼兒的身體后,教師集中幼兒,引出幼兒練習平衡的興趣:“鐵甲小寶跑得快,那要是走小路的話,不知道她的本領大不大?”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當然很大啦!”“真的嗎?那你們來做火車俠,練練走小路的本領,看看哪個鐵甲小寶走的又快又平,行不行?”果然,孩子們在練習平衡游戲時,都非常的投入、專注,進行決斗,整個活動的氣氛相當活躍,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思考:
“綱要”指出“教師應善于利用人、物、時空等各種要素,綜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效應,以促使兒童自主活動的生成。”
新“綱要”也談到“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在這次戶外體鍛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從孩子的興趣、需要出發,充分發揮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優勢,將教師的預設目標與幼兒的自發活動結合起來,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各類活動中,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孩子們會非常投入,大膽的去嘗試,也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案例:鐵甲小寶】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