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人民體質的強弱是關系到強國強種、民族興亡、國家盛衰的大事。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東亞病夫”“鴉片民族”的恥辱。因此,許多發達國家都把發展幼兒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圍繞“增強體質”、“科學鍛煉”、“終身體育”做文章。怎樣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科學地發展幼兒體質尤為重要。體育運動處方教學思想恰恰適應了這一要求,并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廣大幼教工作者的青睞,逐漸發展成為優秀體育教學思想百花園中的一只奇葩。 一、運動處方的概念: 看病開處方,人人皆知。50年代美國生理學家提出了這個概念,60年代日本竹飼道夫教授使用這一術語,69年世界衛生組織使用“運動處方”,國際上得到承認。所謂“運動處方”即在身體測評的基礎上,根據鍛煉者身體的需要,按照科學健身的原則,為鍛煉者提供的量化指導方案。它以生理學為理論依據,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具有科學性、靈活性、針對性強,便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評價等特點。 二、運動處方的內容: 運動處方有四大基本要素: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次數、持續時間。 1、運動項目(內容):運動項目是針對每個人的不同目的來確定的。 2、運動次數:是指每次運動的次數。 3、運動強度:指單位時間內的運動量,一般指跑的速度、跳的高度或距離等,一般用心率來表示練習所給予身體負荷強度的大小。運動強度是運動處方的核心部分,而定量化又是運動強度的核心,運動強度的單位很多,在幼兒園體育教學中一般采用最簡易最使用的方法是用心率衡量強度,并根據美國的庫珀(cooper)的理論,保證處方實施中,心率控制在140—180次/分鐘。 4、持續時間:指一次運動項目所持續的時間。 三、制定運動處方的步驟: 第一步——了解幼兒基本狀況:姓名、年齡、身高、體重、曾患有何種疾病、喂養方式。 第二步——檢測幼兒身體指標: 1、機能指標:安靜心率 2、形態指標:身高、體重、坐高、胸圍、皮褶厚度、 3、體能指標: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立定跳遠、小球擲遠、走平衡木、雙腳連續跳。 第三步——分析測定結果,既考慮到幼兒的平均水平,又要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為制定和實施運動處方打下基礎。 第四步——根據測試結果為幼兒提供科學鍛煉的六大項內容: 1、靈敏性2、柔韌性3、速度4、協調性5、耐力6、力量 第五步——根據六大項內容找出具體實施內容,制定出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運動處方。例: 3—6歲幼兒運動處方: 四、實施運動處方的方法: 1、激發興趣: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動力是幼兒自發的好動性,教師在組織實施運動處方時要設置情境,激發興趣,鼓勵幼兒去大膽的嘗試,獲得經驗,從親身體驗中逐步認識自己,豐富自己,增加興趣,促進體質發展。 2、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幼兒的活動水平,設計和安排難度不一的活動,并根據幼兒的身體特點及時調整處方內容,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滿足幼兒的不同的需要,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3、形式多樣:在組織實施運動處方時,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要避免單一的活動形式,啟發幼兒通過獨立的觀察、模仿、相互學習、探究、發現新的活動內容與方式,做到靈活多變。 4、全面發展:要全面發揮體育處方的多種功能,滿足幼兒發展的多種需求,同時注重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運動能力的發展和心理發展的指導,要防止和克服單純的健身和娛樂的觀點,使體育鍛煉更合理、更全面、更科學。 5、合理安排:根據幼兒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心理變化規律、教材特點、幼兒實際以及器械、氣候等及時調整體育處方,注意內容的難易適當、循序漸進,注意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次數、持續時間的科學性。 總之,體育處方在幼兒園中實施切實可行,因為,它有著與眾不同的優勢,對促進幼兒的體質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使幼兒園的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更加規范與科學。
【實施運動處方增強幼兒體質】相關文章:
• 怎樣面對性格內向的孩子
• 培養幼兒良好個性 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 幼兒妒忌心理案例分析
• 看新課標下的幼兒園健康教育
• 從繪畫作品解讀“被拒絕型兒童”的心理變化
• 讓孩子走出溫室,走進大自然
• 關于幼兒文學活動組織的幾個想法
• 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自我
• 3~5歲兒童睡眠質量與其家庭睡眠環境的相關研究
• 淺談幼兒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
•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 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研究的現狀、問題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