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隨著幼兒園教育的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也不斷更新,力圖為幼兒創設一個更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活動環境,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于是,產生了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區角活動�! ∞r村幼兒園開展區角活動有一定困難,但是我們在實踐中,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并充分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開展有農村特色的幼兒園區角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農村幼兒園活動面積小,幼兒人數多的情況下,我們綜合利用,巧妙結合。比如:在開設美工區、操作區、圖書區時,把集體教學用的桌椅,分組擺放,便可就地利用;窗臺上掛毛線練習編辮子;門后掛圖書袋,幼兒拿到圖書到自己座位看,不利用空間且不占地盤。 二、農村幼兒園室內、室外操作材料少,但是我們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選擇了安全、衛生、無污染的自然材料用于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操作和游戲。比如:石塊、沙、土、樹葉、草、蛋殼、各種盒子、毛線、植物種子等,這些材料的數量就足夠幼兒使用。這樣便解決了室內、室外操作材料少的問題。 三、根據農村條件,開設有農村特色的區角活動。比如:角色區——集市。在農村鎮上商品交易最熱鬧的地方,莫過于五天一次的集市了,幼兒對集市很熟悉,印象很深。開展集市,能滿足農村幼兒參與成人交易活動的欲望,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能力。還可和幼兒一起用廢舊物品在活動中自制“商品”;蛋、糧食、瓜果等。開設運動區更適合戶外活動場地較大的農村幼兒園。以前集體活動時幼兒的活動形式只是亂跑亂跳,不利于幼兒身心發展�,F在在運動區投放鍛煉幼兒基本動作的自制簡單器械,幼兒在活動時不僅能開心盡興地玩,還鍛煉了大肌肉動作,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把區角開設到大自然中去。農村自然資源豐富,大自然中有取之不盡的材料,同時也是天然的活動區。農村中多的是土,用土做成泥,用泥做糖葫蘆,做窩窩頭,做汽車,還可以撿樹葉,做標本,貼畫,拼畫……在大自然中,幼兒的想象力盡情放飛,創造力盡情地發揮,同時盡情感受大自然的美。這是在幼兒園那狹小的空間中所不能代替的�! ∥�、將活動區擴展到家庭之中。現在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幼兒在幼兒園是“乖寶寶”,在家卻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無奈,教師力不從心。自從開展了區角活動,我們不僅把活動區開設到大自然中去,還擴展到幼兒家中。首先請家長為孩子開拓一片屬于孩子自己的天地,并提供豐富材料,讓幼兒自由畫、捏、剪、折。還可請家長為孩子提供勞動機會,比如幫家長摘揀蔬菜,幫家長做餃子或餃子皮。只要家長肯放手,孩子就會很樂意而為。同時還增強了勞動意識,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這樣,幼兒有事可做哪還有心情做“小皇帝”、“小公主”。 我們的區角活動僅僅是開始,但也看出區角活動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深受幼兒的喜愛,更有利于幼兒的發展。區角活動將成為高質量的早期教育的起點。
【淺談農村幼兒園區角活動的開展】相關文章:
• 小魚小魚快回家
• 善待一顆幼小的“童心”
• 幼兒基本動作教學反思
•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
• 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自我
• 用愛開啟心靈之鎖
• 小熊學刷牙
• 幼兒體育活動中的觀察與指導
• 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傷害(二)
• 如何加強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淺談幼兒健康心理的培養
• 早餐你喜歡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