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描述: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來活躍了許多,我園活動空間也大,孩子們在班里經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恒志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和老師在一起,但是他經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說恒志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在我觀察了恒志之后發現,其實并不是恒志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活動區時恒志在建筑去玩搭積木,他搭了一個特別漂亮的游樂場,而這時醒醒正巧坐在恒志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擋住了恒志的搭建,于是恒志就推了醒醒一把,結果手重了,醒醒哭著向我告狀說恒志打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恒志叫了下來,對他說:“恒志,你為什么打他啊?”恒志說:“我沒打他,他碰到我的樓房了。”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讓他讓開一些啊?”恒志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醒醒,還能怎么告訴他啊?”恒志想了想,對我說:“請你讓一下行嗎?”我笑了,摸著恒志的頭說:“對啊!你要是這么對醒醒說,他不就不會給你告狀了嗎?”恒志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兒的行為問題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缺乏。作為老師,要不斷觀察幼兒的社會交往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不斷改善,從而減少行為沖突問題發生,保證幼兒順利進入“社會化”。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他是愛打人的孩子嗎?》】相關文章:
• 幼兒觀察記錄《品味孩子的“真心話”》
• 幼兒觀察記錄《愉快輕松地進餐》
• 幼兒教育隨筆《我可以不睡午覺嗎》
• 幼兒中班觀察記錄《真是他的錯嗎》
• 幼兒園觀察記錄《失落的小紅花》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用心感受孩子的世界》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允許孩子申辯,更要正確引導》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孩子的事情不能等》
• 幼兒觀察記錄《一次讓人后怕的“豆漿分享”》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超超懂事了》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我想改改游戲》
• 幼兒園觀察記錄推薦《給調皮的孩子找點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