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基于此,教師從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學會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出發,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神奇的洞洞》。整個活動采用嘗試教學法,通過觀察、對比、操作、實驗等方法,讓幼兒在剪一剪、說一說、玩一玩中探究紙洞變大的奧秘,在濃厚的科學氛圍中感受科學的神奇,激發其科學探究的欲望。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發現剪線長短、間距與紙洞大小的關系。
2.嘗試根據圖示剪出大小不同的洞洞,增強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樂意大膽地嘗試剪洞洞游戲,并在對比實驗中體驗成功感和愉悅感。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積累按圖示剪紙的相關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玩偶若干、廢舊A4紙若干、剪刀、ppt課件和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剪剪玩玩,嘗試變出大小洞。
1.提出話題,引發討論。
今天來了許多小動物,它們想從這張紙穿過去,你有什么好方法?
2.講述要求,嘗試操作。
剪出的洞洞不僅能讓動物鉆過去,還要讓洞的四周都不能斷。
3.交流展示,觀察比較。
這里有兩個小朋友剪的洞,看看哪里不一樣?
小結:大洞四周的邊框窄,小洞四周的邊框寬。
二、觀察操作,探索洞變大秘密。
1.提出任務,尋找秘訣。
絨貓也想來鉆紙洞洞,它能鉆過去嗎?
你有什么方法能讓紙洞變大?
2.觀察圖紙,自由討論。
你能根據這張秘訣圖剪出更大的洞洞嗎?該怎么做?
3.自主操作,探究方法。
請大家根據秘訣圖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成功。
4.展示交流,歸納提升。
你剪出的洞洞能讓絨貓鉆過去嗎?你是怎么做的?
小結:只要你按照這樣的方法就能剪出一個更大的洞洞。
三、鞏固經驗,挑戰剪出超大洞。
1.提出問題,觀察比較。
這里也有兩個洞洞,也是根據圖紙剪的,為什么一個洞大,一個洞小呢?
小結:原來洞洞的大小與邊框的寬窄有關,邊框越窄洞洞越大,邊框越寬洞洞越小,真是太神奇了。
2. 再次探究,鞏固方法。
請你再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剪出更大的洞洞讓我也能鉆過去。
3.歸納提升,經驗遷移。
今天我們找到了剪超大紙洞的秘訣,真是太神奇了。這里有一張比A4紙還要小的紙,你們能剪出更大的洞洞讓更多的好朋友同時輕松的鉆過去嗎?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洞洞】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
下一篇:大班科學教案《會變的月亮》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