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幼兒教師的學習論文
1 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過程,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的學習往往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他們是通過親自擺弄和操作去感知事物,進行觀察、注意和思考,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
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和周圍環境的教育功能。不宜將幼兒關閉在活動室中,僅依靠書本材料組織教育活動。應將幼兒帶到室外,觀察大自然,了解人們的社會生活,以促進幼兒觀察技能和社會性的發展期。
其次,為幼兒多提供直接獲得感性經驗的機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各種活動中,教師通過運用實物、圖示、情境的表演,啟發提問等教育手段與方法,讓幼兒多看,多聽,用動作表示,用語言表達。鼓勵每一個幼兒充分參與活動,使幼兒多種感官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有助于幼兒在教育活動中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有助于幼兒創造性的發揮。還可以提高他們參加活動的興趣和信心,改變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處于被動接受的消極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地在活動中學習。
再次,利用多種形式有利于全體幼兒獲得發展。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靈活地運用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形式,以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下獲得發展。教師要支持和引導幼兒發起的個別的或小組的探究活動,讓幼兒在自主選擇的操作活動中探索、發現和學習。
2 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育活動,將游戲與教學優化結合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24條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幼兒園教育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知識教育。
教學首先應根據各年齡階段幼兒身體發展規律和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水平確立本班保教目標體系。
教師應通過游戲環境的創設,將教育意圖客體化、物質化,讓兒童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發展。
3 加強家園聯系,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環境。作為幼教工作者,既要在幼兒園幫助幼兒主動學習,還要加強家園聯系幫助家長,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學習環境以及和諧、寬松的家庭學習氛圍。
創設物質學習環境,是屬于幼兒的天地。家長應尊重幼兒,在家庭里安排一個屬于他的、任他活動的小天地。
創設和諧、寬松的的家庭學習氛圍。
(1)尊重、鼓勵幼兒,使幼兒有學習的興趣;
(2)家長以身作則,做好幼兒模仿學習的榜樣。
幼兒園是學校教育的準備階段,幼兒園教育必須和小學教育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才能培養出一代全面發展的新人。讓我們為了祖國母親的繁榮昌盛,攜起手來,共同托起明天希望的太陽!
4 優化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
優化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是保證幼兒學習的前提和條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幼兒最初的認識,是通過自身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來實現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可以說幼兒對環境有極強的依賴性。因此,環境客觀存在著教育價值,環境教育是實現幼兒身心發展的必要條件,環境的優劣對幼兒的教育效果影響甚大。
首先,要優化幼兒園的物質環境,使環境創設具有可操作性,可參與性,幼兒在這個環境中可以與環境進行交流,幼兒園和教師要給幼兒提供一個優美、安全、衛生的環境,設備科學合理的活動空間。另外,活動材料的多樣性和層次性在各類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幼兒是通過操作相應的材料進行學習。而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與興趣選擇材料是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條件。因此,在各類活動中教師要提供多種類的內容或多樣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根據意愿進行選擇。
其次,要創設一個寬松、平等、向上的精神環境。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的中心是建立融洽、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它具體包括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心,幼兒同伴間的關系以及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等。師生之間應建立良好、和諧、民主的關系。
【作為幼兒教師的學習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唱歌教學實踐論文
下一篇:幼兒生活禮儀的培養與研究的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