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教案《小小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小小雞》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幼兒喜歡小小雞和雞媽媽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小小雞一群,供幼兒觀看。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只,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幼兒看小雞,聽歌曲的旋律。(聽覺感受)
2、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學做小小雞。(動作感受)
(二)聽歌曲、表情感、講規則。
1、教師表演小小雞。(老師邊唱邊帶“小小雞”去草地)
2、幼兒聽歌曲用動作模仿小小雞。(背小包、戴小帽等動作體驗)
3、老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則)
4、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則的。
(三)學歌曲、明規則、做游戲。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戲。(體驗游戲規則)
2、聽音樂跟唱歌曲。(喜歡跟音樂唱歌,唱清歌詞)
3、邊唱邊做音樂游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則。)
教學反思
第一、運用情景游戲法,讓孩子置身于小雞的游戲中,通過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感知音樂的歡快樂感;
第二、大膽運用說唱互動法,讓孩子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
運用了這兩個方法激發了小班孩子與老師相互的交流,多數孩子敢于用肢體語言表達表現,適合孩子與成人互動交流。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小雞》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與小雞》
•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火車開啦》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音樂律動教案《捏攏放開》
•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七彩光和果娃娃》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蓋房子》
• 幼兒園大班教案《顛倒歌》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雨和花》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我是好寶寶》
• 幼兒園小班教案《朋友》
•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我的好媽媽》
•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不再麻煩好媽媽》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丑當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