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三只猴子》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三只猴子》,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三只猴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三只猴子》。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幼兒較難掌握,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1、三只猴子手偶;2、歌曲圖譜;3、歌曲節奏譜;4、醫院標志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結合猴媽媽圖片設疑引入:
它是誰?為什么猴媽媽的表情是生氣的呀?我們一起用自然好聽的歌聲來問問猴媽媽吧!
2、幼兒練聲“小猴媽媽呀 為什么生氣”。
二、理解歌詞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師范唱歌曲,結合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情?
猴媽媽對小猴說了什么?
2、嘗試用傾聽和拍手的方式重點練習節奏型。
①感受節奏(用傾聽的形式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節奏)。
②學習節奏(用拍手的方式進一步鞏固歌曲節奏)。
三、初步學唱歌曲《三只猴子》
(一)借助圖譜,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前三段
1、借助指偶表演,感受音樂的詼諧、幽默的情趣。
2、結合圖譜,自然完整跟唱,學習十六分音符的樂句。
3、結合安全常識,進行自我保護教育。
(二)借助圖譜,學唱歌曲第四段
1、理解、記憶第四段歌詞。
2、學習自然完整跟唱。
四、游戲:三只猴子
1、個別幼兒示范表演歌曲。
2、集體游戲,以“開救護車送猴子們去動物醫院”的口吻,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三只猴子》這首歌曲是由臺灣著名歌星張帝演唱的曲調進行改編的,歌曲幽默詼諧,曲調活潑,趣味性強,敘述著猴子在床上跳,媽媽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愛。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XXXX XXXX
【幼兒園大班教案《三只猴子》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