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戶外混齡體育游戲通過創設寬松的環境、提供豐富的器械、打破年段和班級界限,發揮幼兒天性,讓幼兒享受游戲的快樂和精彩。同時建立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培養幼兒大膽自信、堅強勇敢,學會交往與合作,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戶外 探索 幼兒 混齡游戲
體育活動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制定體育活動方案,開展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體育活動,從而來發展幼兒的走、跑、跳躍、投擲等基本動作和技能。長期以來,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活動,都是以同年齡、同一個班級而開展鍛煉的。活動中伙伴單一,形式呆板,活動范圍狹小,造成了師幼之間、幼兒之間大范圍互動不夠,幼兒對活動興趣持續不久的現象,從而直接影響到了鍛煉的效果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樣進行有效地改革,才能有效地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經過探索與研究,我認為開展幼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不適為一條行之有效的改革途徑。
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特殊組織形式,是對幼兒園基本體育活動的一種補充。戶外混齡體育游戲需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投放多樣的活動器械、打破年齡和班級界限,讓幼兒自主參與活動,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相互影響、共同提高,發揮幼兒的好動天性,充分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晨間空氣清新,幼兒從踏入幼兒園起,就能在充滿生機的活動場地上與同伴們游戲、玩耍,開始一天的幼兒園生活,這對幼兒們來說是享受快樂一天的開始。在活動中鍛煉身體,在互動中促進交往,在競爭中增強勇氣。戶外混齡體育游戲因為其獨特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嘗試,我們在嘗試和探索中一路走來,在體驗中積累,在收獲中反思。
一、班內有計劃地增加體育器械
器械是體育活動的必要因素,在體育活動中具有雙重性。它既是物質條件,又是幼兒的動作對象。豐富的活動材料將大大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促進其動作的協調發展,同時又給幼兒相應的知識和心理發展的需要。做到有計劃地制作了一些自制體育玩具,為了滿足我們的體育教學成果。有計劃地增加了彩帶操等活動,富有趣味性的小型體育活動器械,有趣的體育游戲活動,豐富體育活動內容,激發孩子興趣。
二、精心策劃方案,大膽設計游戲。
好的方案策劃是游戲活動開展的基礎,是游戲內容豐富而有價值的根本保證。為此我們成立了方案策劃組,同時將策劃點縮小,每個活動區域設立一個策劃小組,每個小組由4名成員組成,明確一人為小組負責人,成員中有各年段的教師代表。方案策劃分兩步走:一是思考幼兒園器械存放區中現成的材料如何為這個區服務;二是提出作為配套還需要提供哪些新的材料,這些新材料又怎樣發揮它們的作用。三是形成相關區域的多個游戲方案,介紹游戲玩法。通過各個小組認真思考和交流形成最初方案的基礎上,提交骨干教師組討論和審核,最后將討論修改和審核確定的方案匯總分發到各個班級,并由各小組負責人選取代表性游戲方案向全園教師講解并做適當示范。這樣讓教師們全面了解園里為幼兒們提供的器械材料以及借助這些材料可以開展的游戲形式,進而讓教師有目的地利用這些器材去組織和引導幼兒進行游戲。
三、多方提供材料,通力合作制作。
材料的質量和合理裝配是安全開展游戲活動的重要保障。我們結合方案內容,各年段教師相互合作,一起進行制作。教師們在設計器材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幼兒們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混齡意圖。如平衡區中,我們提供很多用易拉罐、奶粉罐包裝制成的樁,小班的是低矮型、很多罐子組合在一起的承受面較大的樁,中大班則是相對高一些,接觸面狹小些的樁,給予更多的挑戰機會。又如在投擲區中,我們用布編織出幾張網,網眼大小各異,教師可根據本不同年齡段幼兒情況引導其注意投擲的距離和選擇好網眼的大小等等。其次,我們提供大量的輔助材料,鼓勵幼兒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游戲。如再以平衡區為例,有的幼兒平衡能力較強,單獨走“梅花樁”對他來說沒有挑戰性,就可以提供沙包,孩子頭頂沙包過“梅花樁”,增加一定難度。鉆爬區中,有的幼兒鉆爬技巧較好,教師就可以將綁在椅子兩頭的皮筋往下移,降低高度,指導孩子以匍匐爬前進,根據情況不斷提高要求,讓幼兒接收挑戰。當然,教師還要充分思考:我們所提供的材料是否能夠為幼兒的大帶小(異齡交往)創造條件,例如我們考慮在走跑區中將結合昆山民間古纖道拉小船的情境,設計用輪胎作為器械的“小小纖夫”的游戲,一人坐在“小船”上,一人邊走邊拉,便可以使大小年齡的孩子非常自然地共同投入到游戲活動中,并且體驗到了異齡交往的快樂。
在材料制作準備的過程中,我們還充分發揮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從制作器械的廢舊材料的收集到相關器材的制作,家長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他們主動提供平衡區的各類罐頭、鉆爬區的大小紙板、投擲區的各色布塊等,參與制作沙包、拋接器械、漁網等等。通過教師和家長的通力合作,我園游戲器械的制作原材料豐富多樣,滿足了各類活動開展的需求。
四、分組編班活動,逐步形成常規。
在場地、器械基本到位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定時定班的游戲活動,開始了體育游戲活動的嘗試。全園4個班級,采用“自主牽手”的方式形成了2對姐妹班;按照區域場地的大小和班級數量,確定每天1對姐妹班進行游戲;用“以大帶小”、“以強帶弱”的游戲方式保證時間和質量。游戲過程中貫穿背景音樂:從歡快的進場音樂、到游戲的輕松音樂,再到放松結束,給幼兒們創設良好的游戲氛圍,讓他們帶著快樂、輕松的心情參與游戲。同時,教師預先告知家長本班每周游戲的時間,游戲當天在活動室門口用溫馨提示告知家長游戲的地點,保證活動順利開展。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我們的混齡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形成了一定的規律。
五、創設游戲場景,注重靈活指導。
為促使混齡戶外體育活動取得最佳效果,充分利用廢舊材料自制不同功能的戶外活動器械玩具。因為自制的器械既貼近幼兒的生活,趣味性強,更能激起幼兒活動的參與性和主動性。這學期我們老師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自制了5件體育活動器材,如啞鈴舉重、棒球和跨欄可以變成了好玩的運動器械,跨欄變成各種各樣了體育游戲,易拉罐做的踩高蹺。諸多色彩鮮艷、造型可愛、多功能的運動器械吸引了幼兒,鍛煉效果好。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發揮器材一物多玩功能,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彩帶不僅可以練習甩動,而且可以“揪尾巴”“騎馬”等多種游戲,孩子們在活動中得到了無窮的樂趣。
從活動效果看,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使幼兒的基本動作進一步得到了發展,極具挑戰性的器械鍛煉了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成功開展特色混齡體育活動。其目的就是想要把一把金鑰匙交給幼兒,讓幼兒在一定的體育區域內自主自愿的游戲活動。它可以打破幼兒年齡、班級界限,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和發展,同時也能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要,充分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人。在開放性體育活動中,讓幼兒獲得更多自主活動的機會,小年齡幼兒可以從大年齡幼兒那里模仿學習不同的動作,可以在哥哥姐姐的幫助下大膽嘗試自己不敢或無法獨立完成的動作,從而體會被愛的感覺。而大年齡幼兒也可以動幫助弟弟妹妹的行為中樹立自信,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使幼兒更好地鍛煉身體,發展基本動作技能,同時也促進了社會性的發展。為此我們開設了體育特色課程,有《練習推趕球》、《彎腰半蹲走》和《人體搭山洞》等課程,為的就是讓幼兒在這個寬松環境中,幼兒在創造自我和實現自我中得到發展;在這個以幼兒為主體的人際環境中,教師為幼兒提供充裕的材料,支持幼兒自主活動,幼兒體驗著運動的真正快樂。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希望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是幼兒教育的宗旨和口號!我們深深認識到,研究必須是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地去做,我們已找到了前進。
【幼兒園晨間戶外混齡體育游戲的實踐與探索】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